馬太福音12:1
那時,耶穌在安息日從麥地經過。他的門徒餓了,就掐起麥穗來吃。
馬太福音12:2
法利賽人看見,就對耶穌說:看哪,你的門徒作安息日不可作的事了!
馬太福音12:3
耶穌對他們說:經上記著大衛和跟從他的人飢餓之時所作的事,你們沒有念過麼?
馬太福音12:4
他怎麼進了神的殿,吃了陳設餅,這餅不是他和跟從他的人可以吃得,惟獨祭司才可以吃。
馬太福音12:5
再者,律法上所記的,當安息日,祭司在殿裡犯了安息日還是沒有罪,你們沒有念過麼?
馬太福音12:6
但我告訴你們,在這裡有一人比殿更大。
馬太福音12:7
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你們若明白這話的意思,就不將無罪的當作有罪的了。
馬太福音12:8
因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馬太福音12:9
耶穌離開那地方,進了一個會堂。
馬太福音12:10
那裡有一個人枯乾了一隻手。有人問耶穌說: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意思是要控告他。
馬太福音12:11
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有一隻羊,當安息日掉在坑裡,不把他抓住,拉上來呢?
馬太福音12:12
人比羊何等貴重呢!所以,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
馬太福音12:13
於是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復了原,和那隻手一樣。
馬太福音12:14
法利賽人出去,商議怎樣可以除滅耶穌。
馬太福音12:15
耶穌知道了,就離開那裡,有許多人跟著他。他把其中有病的人都治好了;
馬太福音12:16
又囑咐他們,不要給他傳名。
馬太福音12:17
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
馬太福音12:18
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揀選,所親愛,心裡所喜悅的,我要將我的靈賜給他;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
馬太福音12:19
他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
馬太福音12:20
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
馬太福音12:21
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
關閉經文內容安息日的主•憐憫的主
一、沒有安息的法利賽人
法利賽人不但拘泥律法,在律法之外按人意與遺傳增加了許多規條,不但把自己及猶太人緊緊束縛起來,甚至也想把門徒及耶穌一齊牢牢捆綁起來。他們以為自己是安息日的固守者,其實他們內心一點也沒有安息。
1.「……看見,就對耶穌說」(2節):神賜我們眼睛,要我們看所應該看的,可惜法利賽人以充滿控告的眼神看人。求主賜我們有主憐憫的眼神,而不是控告的眼神。
2.控告(2,10節):法利賽人不但控告門徒,也控告耶穌,甚至要除滅耶穌。一個忙於控告人的人,心不會有安息。你心常控告人嗎?
3.將無罪的,當作有罪(7節):喜歡控告人的,不但不會放過有罪的,甚至連無罪的也不會放過。而這種只見別人眼中刺,不見自己眼中樑木的人,是沒有安息的。
二、滿有安息的耶穌
1.比殿更大的主(6節):主比殿大,主也比遺傳、規條、字句大。我們應尊重主過於尊重殿、遺傳。如此我們才能享受心靈的安息。莊嚴的聖殿給人安靜,唯有主給人安息。
2.人子是安息日的主(8節):主設立安息日,保守安息日,祝福安息日。祂是安息日的主,祂比安息日大,比安息日的規條、遺傳大。遵守外面的安息日,卻不尊重安息日的主,也不能得到真正的安息。
3.喜愛憐恤的主(7節):主絕不認為我們痛苦的拘泥安息規條是對的。祂喜愛憐恤,祂憐恤:
(1)飢餓的門徒(1節);
(2)手枯乾的人(10節);
(3)各式各樣的病人(15節);
(4)壓傷的蘆葦及將殘的燈火(20節)。
你需要主的憐恤嗎?祂喜愛憐恤!
4.安息日行善的主(12節):主在愛中,亦在祂的主權,超越安息日的規條,行善醫治手枯乾的人。這不只表現主的能力與慈愛,亦表明祂超越一切的主權。
5.不爭競、不喧嚷的主(19節):主治好病人,卻不要人為祂傳名(16節)。這世界有多少人為「名」不斷爭競,不斷喧嚷。自己沒有安息,別人也沒有安息。一個勝過「名利」的人是一個心靈安息的人。
6.神所選、所愛、所喜悅的主(18節):你我也是神所揀選的,但是否是神所親愛的?我們的行事為人是否是神所喜悅的?但願我們能像主,凡事討神喜悅。
7.神靈充滿的主(18節):我們凡事討神喜悅,神必樂意把祂的靈賜給我們。在神的靈生活、事奉,心必享安息。
8.傳公理、行公理、叫公理得勝的主(20節):求主使我們亦能靠聖靈傳公理,行公理,叫公理得勝。
9.不折壓傷蘆葦,不滅將殘燈火的主:感謝主,壓傷的蘆葦,祂不但不折斷,祂更醫治、扶持壓傷的蘆葦;將殘的燈火,祂不但不吹滅,祂整理燈芯,添加燈油、使燈火越燒越亮。
回應
主憐憫我們教會中每枝壓傷的蘆葦、每盞將殘的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