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靈修
2023/7/3起暫停
禱讀:傳道書二18~26
2016/06/07 傳道書二:18-26

傳道書2:18

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

傳道書2:19

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

傳道書2:20

故此,我轉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絕望。

傳道書2:21

因為有人用智慧、知識、靈巧所勞碌得來的,卻要留給未曾勞碌的人為分.。這也是虛空,也是大患。

傳道書2:22

人在日光之下勞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勞碌上得著甚麼呢?

傳道書2:23

因為他日日憂慮,他的勞苦成為愁煩,連夜間心也不安。這也是虛空。

傳道書2:24

人莫強如吃喝,且在勞碌中享福,我看這也是出於 神的手。

傳道書2:25

論到吃用、享福,誰能勝過我呢?

傳道書2:26

神喜悅誰,就給誰智慧、知識,和喜樂;惟有罪人,神使他勞苦,叫他將所收聚的、所堆積的歸給 神所喜悅的人。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關閉經文內容

辛苦勞碌值得嗎?/脫離虛空之道

v.21「智慧」,指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知識」,指關於事物的事實資訊;

「靈巧」,指工作的技巧、技術;

三者加起來是人為使工作成功所需投入的全部才智。

傳道者發現智慧人與愚味人的遭遇無多大差異後,進而想到,那麼人憑智慧與辛勞所投資經營的人生,有何意義呢?他再次遺憾的宣告,結論還是「虛空、捕風」。


因為他發現:

一、經營得到的成果自己不能永久獨享,「得來的必留給以後的人」。人不論堆積了多高、多大的成就,有一天必要鞠躬下台,被迫移交給後來的人,他能獨享榮耀的時間最多也不過一世之久。

二、自己經營的成果不能保證歷久不衰。因為,接管的人「是智慧,是愚味,誰能知道?」就算人能預備接班人,但誰能保證他永不愚昧,或比前人更有智慧?古人曰:「富不過三代」即為明證。

三、自己投下血汗創下的大業「卻要留給未曾勞碌的人為分」。留汗的人不能享受,未曾留汗的人卻坐享其成、不勞而獲,這公平嗎?為何有人含著金湯匙出生,有人卻被棄於育幼院?這是天生的不公平,是人生的大不幸。

四、勞碌的人不但不能獨享、永享成果,不能保證成果會維持下去,更虛空的是,成功的代價和收穫不過是「日日憂慮,他的勞苦成為愁煩,連夜間心也不安」,甚至失去健康、休閒及天倫之樂,如此高的代價,得到的又是什麼?划得來嗎?


任何一位投資人都必先計算投資收益。傳道者在此,向每一位生命投資者提醒,評估收益的方法。他所提出的事實,常是生命投資者所忽略的。人生的投資是虧是賺,要看收益是否大於成本。人必須智慧的評估,投入的成本代價與收益價值相比,是較高呢?相等呢?還是較低?聰明的投資人必選擇收益高於成本的行業。傳道者要告訴我們的信息是,人若想得的儘是地上看得見的成功,那所得終歸是零,要歸給別人,這樣勞碌就是虛空。假若人想賺得的是看不見的、永恆的、榮耀的價值,那投資就上算了。這信息不僅是指人當得永生,更是指著人生每一項投資,每一個抉擇背後的動機和目標而論。惟有單單為著神及祂的旨意而活,人生的投資才能獲得最大永存的價值。除此之外的其他動機,都必帶來虛空。「人在日光之下勞碌煩心,在他一切的勞碌上得著什麼呢?」就全看我們想得的到底是什麼了!





1.為何傳道者說「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為煩惱,都是虛空,都是捕風」?我同意他的觀點嗎?

2.我目前的生活、工作、服事的動機和目標是什麼?從今天的經文我可以如何反省?





親愛的主,感謝你,使我的人生有了意義,使我脫離虛空的無望。懇求你,緊握我的手,為你的名引導我走義路。使我若有所勞碌,是為主勞碌;若有所掛慮,是為主的事掛慮;不教我為你以外的任何目的勞碌,因為那必定是枉然,是虛空。







v.25「誰能勝過我呢?」英譯「誰能沒有祂呢?」

「享福」,意指喜樂。

v.26「神喜悅誰…」,英譯「那些討神喜悅的人」。

人雖有智慧,卻無法解決人生問題,且結局與愚人無異。追求享樂,又不能獲得真正滿足快樂;辛勞工作,成果也終歸不屬自己。那麼人生豈非無望?傳道者在此提出他第一次的人生建言,指出脫離虛空進入豐滿人生之道。


一、最美好的人生就是能在日常生活中喜樂滿足。

「吃喝」代表最尋常的人生活動,傳道者並非要人追求肉體享受,乃是告訴人,在最平凡無奇的生活,都可得到喜樂滿足,不必追求精緻與新奇。同時,在勞苦擔重擔的人生中,也能喜樂滿足。這真是最大的福氣了,這種人生正是神要給人的賞賜(v.24)。所以,不必去花錢買快樂,也不用努力去賺滿足,因為快樂是無價的,是神送給人的禮物。能使人在任何的人生境遇中喜樂,這豈不是人夢眛以求的?人生勞碌、拼死拼活所為何來?不都是為著喜樂滿足嗎?傳道者告訴人,不必費神,喜樂在最平凡的日子,都能找到。不靠任何事物、不受影響、不怕奪走、不會消失變動的快樂,才是永久的快樂。而使人不再飢、不再渴的滿足,才是真正的滿足。這如何能得到呢?


二、喜樂滿足的人生唯神是賴。(v.25)

奧古斯丁說:「靈魂喜歡安息於最美好的事物中。」(註1)可是「物質界的事物,奔向虛無。將喜樂建築在不定的事物或人們身上的人,必會因這些人、事、物瞬息的改變而遭致痛苦」(註2)。況且人間最美的事物,也不能與榮耀的神相比擬。世上偉大的音樂、美術、文學,皆出自榮耀神之靈的感動;大自然久看不厭的美景,也是榮耀神的傑作。唯有至善至美的神,才能完全滿足人的心靈。永久的喜樂滿足,是因人的靈魂找到了完全美好的神;因領受祂無比豐盛的愛與美善,而獲得深沈內在的舒緩、平安、安息與滿足。那種的喜樂是湧自心田,不假外求的。有了這樣的喜樂,才能「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 腓四12) 。所以傳道者說「論到吃用享福 ( 喜樂),誰能沒有祂呢?」


三、討神喜悅的人,神賜給他真智慧與真喜樂,至於棄絕神的人(罪人),他的人生必是徒勞虛空。(v.26)

因為敬畏神的人他的心思、意念與抉擇,皆與神的心意和諧。他不為己求什麼,乃為神而活。如此,他所得的就是神的喜悅,他的勞碌就有永恆的價值。而棄絕神的人,「如羊走迷的人,偏行己路」,得不著與神契合的平安與滿足。他不論有多聰明,有何成就,如前文所說,他所得的,至終都要歸給他人享用。而且他所積攢的常是為他人作嫁,自己不能享用。如此,他除了勞苦之外,一無所獲,他的勞碌又缺乏永恆的意義,豈不是虛空!


傳道者在此對第一段虛空人生辯證所下的結論是:唯有神,能使人在任何環境中喜樂;能賦予虛空者人生意義;並且使討神喜悅的人,他們勞碌的成果,不隨風消逝。





1.神是我的喜樂與滿足嗎?如果失去目前擁有的工作、財富、親愛的人,我還能喜樂嗎?在不美好的環境中生活能喜樂嗎?為什麼?

2.為何有時我不能喜樂?服事的工作一定帶來喜樂嗎?怎樣才能不失去喜樂?





親愛的主,求你幫助我明白,唯有你,能賜永不失落的喜樂與滿足。幫助我體驗到「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感謝你,使原本灰色的人生,變為鮮艷;原本貧乏的人生,變為豐富。因為有了你,我不再嘆息,不再飢渴,不再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