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師記19:1
當以色列中沒有王的時候,有住以法蓮山地那邊的一個利未人,娶了一個猶大伯利恆的女子為妾。
士師記19:2
妾行淫離開丈夫,回猶大伯利恆,到了父家,在那裡住了四個月。
士師記19:3
他丈夫起來,帶著一個僕人、兩匹驢去見他,用好話勸他回來。女子就引丈夫進入父家。他父見了那人,便歡歡喜喜地迎接。
士師記19:4
那人的岳父,就是女子的父親,將那人留下住了三天。於是二人一同吃喝、住宿。
士師記19:5
到第四天,利未人清早起來要走,女子的父親對女婿說:請你吃點飯,加添心力,然後可以行路。
士師記19:6
於是二人坐下一同吃喝。女子的父親對那人說:請你再住一夜,暢快你的心。
士師記19:7
那人起來要走,他岳父強留他,他又住了一宿。
士師記19:8
到第五天,他清早起來要走,女子的父親說:請你吃點飯,加添心力,等到日頭偏西再走。於是二人一同吃飯。
士師記19:9
那人同他的妾和僕人起來要走,他岳父,就是女子的父親,對他說:看哪,日頭偏西了,請你再住一夜;天快晚了,可以在這裡住宿,暢快你的心。明天早早起行回家去。
士師記19:10
那人不願再住一夜,就備上那兩匹驢,帶著妾起身走了,來到耶布斯的對面(耶布斯就是耶路撒冷。)
士師記19:11
臨近耶布斯的時候,日頭快要落了,僕人對主人說:我們不如進這耶布斯人的城裡住宿。
士師記19:12
主人回答說:我們不可進不是以色列人住的外邦城,不如過到基比亞去;
士師記19:13
又對僕人說:我們可以到一個地方,或住在基比亞,或住在拉瑪。
士師記19:14
他們就往前走。將到便雅憫的基比亞,日頭已經落了;
士師記19:15
他們進入基比亞要在那裡住宿,就坐在城裡的街上,因為無人接他們進家住宿。
士師記19:16
晚上,有一個老年人從田間做工回來。他原是以法蓮山地的人,住在基比亞;那地方的人卻是便雅憫人。
士師記19:17
老年人舉目看見客人坐在城裡的街上,就問他說:你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
士師記19:18
他回答說:我們從猶大伯利恆來,要往以法蓮山地那邊去。我原是那裡的人,到過猶大伯利恆,現在我往耶和華的殿去,在這裡無人接我進他的家。
士師記19:19
其實我有糧草可以餵驢,我與我的妾,並我的僕人,有餅有酒,並不缺少甚麼。
士師記19:20
老年人說:願你平安!你所需用的我都給你,只是不可在街上過夜。
士師記19:21
於是領他們到家裡,餵上驢,他們就洗腳吃喝。
士師記19:22
他們心裡正歡暢的時候,城中的匪徒圍住房子,連連叩門,對房主老人說:你把那進你家的人帶出來,我們要與他交合。
士師記19:23
那房主出來對他們說:弟兄們哪,不要這樣作惡;這人既然進了我的家,你們就不要行這醜事。
士師記19:24
我有個女兒,還是處女,並有這人的妾,我將他們領出來任憑你們玷辱他們,只是向這人不可行這樣的醜事。
士師記19:25
那些人卻不聽從他的話。那人就把他的妾拉出去交給他們,他們便與他交合,終夜凌辱他,直到天色快亮才放他去。
士師記19:26
天快亮的時候,婦人回到他主人住宿的房門前,就仆倒在地,直到天亮。
士師記19:27
早晨,他的主人起來開了房門,出去要行路,不料那婦人仆倒在房門前,兩手搭在門檻上;
士師記19:28
就對婦人說:起來,我們走罷!婦人卻不回答。那人便將他馱在驢上,起身回本處去了。
士師記19:29
到了家裡,用刀將妾的屍身切成十二塊,使人拿著傳送以色列的四境。
士師記19:30
凡看見的人都說:從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直到今日,這樣的事沒有行過,也沒有見過。現在應當思想,大家商議當怎樣辦理。
關閉經文內容人慾橫流
士師秉政是以色列歷史中最黑暗的時期。黑暗的原因是來自信仰的敗落,信仰的敗落則導致道德秩序的崩潰,而在道德普遍腐化的情形中,又以情慾的泛濫最為嚴重,俗云:「萬惡淫為首」就是這個道理。
一、利未人與其妾:
在一夫多妻制的社會中,很難建立美滿和諧的婚姻是顯而易見的。妾行淫離開丈夫而歸寧(2節),本是妾的錯誤,為何利未人還需風塵僕僕地遠赴岳父家,用好話規勸她回家(3節)?在古翻譯本上都講明,妾回娘家的原因是生丈夫的氣,可見得利未人亦必有理虧之處,所以他不辭勞苦,想挽回這個瀕臨破裂的婚姻。
二、款待客人之道:
利未人的岳父熱誠地接待他是我們可以想像得到的(4節),因為無論如何評理,他的妾總是難辭其咎。但是這位老丈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他預定的行程,強留他吃飯過夜則說不過去(7節)。
熱情待人是好的,但熱情到使對方感到不舒服、不自在,甚至妨礙了對方的行動則欠妥當。
三、從伯利恆到基比亞:
他們一行三人,在日影偏斜時急速趕路,利未人堅持不到耶布斯人中間住宿(12節),顯示他行事還有若干原則。他們在日沒西沉時終於抵達基比亞,可是那無人願意伸手接待(15節),於是他們坐在街上休息,內心必然感慨萬千。基比亞人的冷漠無情,使得這三位旅客憤懣不平,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更可怕的事還在後頭哩!
四、同鄉老人慷慨接待:
正當他們三人心愁悵,徬徨無措之時,有一老年人從街上經過,殷勤地招待他們(20節),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同鄉。「他鄉遇故知」乃一大樂事。
保羅寫信給羅馬的信徒說:「客要一味的款待」(羅十二 13);希伯來書的作者也曾提及,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來十三2)。
五、基比亞匪類之惡行:
在賓主歡樂暢談之際,城中惡霸前來敲門,威脅老人把旅客帶出,並且公然宣稱要與他交合(22節)。房主委婉相勸,答應犧牲自己的女兒與利未人的妾,讓他們玷辱(24節),可見得女人在當時的社會中不被重視,這是基於猶太人的文化,而不是聖經的真理。
最後,利未人強制把妾拉出去以便解除危機(25節),這點再次暴露人性的敗壞與醜陋。不能說利未人對其妾毫無感情,但當患難來臨時,他還是以保護自己為優先,甚至他的妾終夜被凌辱後仆倒在門前(26節),清晨當他路過時,竟然沒有說出任何歉疚與安慰的話,他的冷酷與便雅憫人比較,又相差幾許?
弟兄姊妹,若不是神的憐憫,我們亦可能陷入基比亞人的罪行面。誰敢在神的面前自誇,他比別人更不會軟弱,更不容易跌倒?基比亞的暴行在數世紀後也沒有被人遺忘,先知何西阿曾藉此再三警告以色列人,速離罪惡否則神的懲罰必然臨到。
回應
求主助我遠避淫行,並且能以愛心接待客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