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師記11:1
基列人耶弗他是個大能的勇士,是妓女的兒子。耶弗他是基列所生的。
士師記11:2
基列的妻也生了幾個兒子:他妻所生的兒子長大了,就趕逐耶弗他,說:你不可在我們父家承受產業,因為你是妓女的兒子。
士師記11:3
耶弗他就逃避他的弟兄,去住在陀伯地,有些匪徒到他那裡聚集,與他一同出入。
士師記11:4
過了些日子,亞捫人攻打以色列。
士師記11:5
亞捫人攻打以色列的時候,基列的長老到陀伯地去,要叫耶弗他回來;
士師記11:6
對耶弗他說:請你來作我們的元帥,我們好與亞捫人爭戰。
士師記11:7
耶弗他回答基列的長老說:從前你們不是恨我、趕逐我出離父家麼?現在你們遭遇急難為何到我這裡來呢?
士師記11:8
基列的長老回答耶弗他說:現在我們到你這裡來,是要你同我們去,與亞捫人爭戰;你可以作基列一切居民的領袖。
士師記11:9
耶弗他對基列的長老說:你們叫我回去,與亞捫人爭戰,耶和華把他交給我,我可以作你們的領袖麼?
士師記11:10
基列的長老回答耶弗他說:有耶和華在你我中間作見證,我們必定照你的話行。
士師記11:11
於是耶弗他同基列的長老回去,百姓就立耶弗他作領袖、作元帥。耶弗他在米斯巴將自己的一切話陳明在耶和華面前。
士師記11:12
耶弗他打發使者去見亞捫人的王,說:你與我有甚麼相干,竟來到我國中攻打我呢?
士師記11:13
亞捫人的王回答耶弗他的使者說:因為以色列人從埃及上來的時候佔據我的地,從亞嫩河到雅博河,直到約但河。現在你要好好地將這地歸還罷!
士師記11:14
耶弗他又打發使者去見亞捫人的王,
士師記11:15
對他說:耶弗他如此說,以色列人並沒有佔據摩押地和亞捫人的地。
士師記11:16
以色列人從埃及上來乃是經過曠野到紅海,來到加低斯,
士師記11:17
就打發使者去見以東王,說:求你容我從你的地經過。以東王卻不應允。又照樣打發使者去見摩押王,他也不允准。以色列人就住在加低斯。
士師記11:18
他們又經過曠野,繞著以東和摩押地,從摩押地的東邊過來,在亞嫩河邊安營,並沒有入摩押的境內,因為亞嫩河是摩押的邊界。
士師記11:19
以色列人打發使者去見亞摩利王西宏,就是希實本的王,對他說:求你容我們從你的地經過,往我們自己的地方去。
士師記11:20
西宏卻不信服以色列人,不容他們經過他的境界,乃招聚他的眾民在雅雜安營,與以色列人爭戰。
士師記11:21
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將西宏和他的眾民都交在以色列人手中,以色列人就擊殺他們,得了亞摩利人的全地:
士師記11:22
從亞嫩河到雅博河,從曠野直到約但河。
士師記11:23
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在他百姓以色列面前趕出亞摩利人,你竟要得他們的地麼?
士師記11:24
你的 神基抹所賜你的地你不是得為業麼?耶和華─我們的 神在我們面前所趕出的人,我們就得他的地。
士師記11:25
難道你比摩押王西撥的兒子巴勒還強麼?他曾與以色列人爭競,或是與他們爭戰麼?
士師記11:26
以色列人住希實本和屬希實本的鄉村,亞羅珥和屬亞羅珥的鄉村,並沿亞嫩河的一切城邑,已經有三百年了;在這三百年之內,你們為甚麼沒有取回這些地方呢?
士師記11:27
原來我沒有得罪你,你卻攻打我,惡待我。願審判人的耶和華今日在以色列人和亞捫人中間判斷是非。
士師記11:28
但亞捫人的王不肯聽耶弗他打發人說的話。
關閉經文內容大能的勇士
亞捫人精銳的部隊在基列集結,對當地的居民構成嚴重的威脅,以致愁雲慘霧籠罩在基列人的心頭,使他們焦慮煩悶,寢食難安。於是,基列的眾首領彼此商議說:「誰能先去攻打亞捫人,誰必作基列一切居民的首領。」(士十18)突然間,有人喊出「耶弗他」這個幾乎被人淡忘的名字,霎時,全體羣眾一致附議,於是一代的民族英雄赫然產生。
神為何揀選耶弗他成為以色列人的士師?綜合聖經的記載,我們可以歸納出下列四個原因:
一、逆來順受,隨遇而安:
耶弗他是妓女的兒子(2節),身世卑賤,但他沒有絲毫的怨嘆;及長,遭兄弟排擠,把他趕逐家門,流浪到陀伯地(3節),孤單一人,舉目無親,人生的際遇可謂坎坷悽涼,但他沒有氣餒喪志,自艾自憐。
親愛的弟兄姊妹,當你遭逢逆境時,是否依舊喜樂感恩,泰然自處?抑是怨天尤人,牢騷滿腹?
二、不念舊惡,以德報怨:
耶弗他是長子,照猶太人習俗,他原可承受雙份的家業;但基列的長老剝奪他的權利,把他驅逐出境。這一筆舊帳,一般人總會積恨在心,難以釋懷,可是當這些民間的鄉紳前來求助時(6節),耶弗他卻不念舊惡,欣然答應,同基列的長老返鄉(11節),承擔起保鄕衛民的責任。
耶弗他的表現實在令人欽佩,他寬廣的胸襟顯示其具有屬靈的內涵、高超的志節。弟兄姊妹,當你被人辜負時,能否心不生怨懟?遭人毀謗時,能否不為自己申辯?被人遺棄時,能否饒恕對方?
三、熟悉歷史,講理清晰:
耶弗他不但驍勇善戰,而且還精通歷史的掌故。他先派遣使者去見亞捫王(12節),指出他們故意挑釁,生發爭端的錯誤(27節),他的辯詞簡明扼要,有條有理,可是亞捫王蠻橫無理,不聽他的解析(28節),如此一來掀起一場戰爭乃勢所難免了。
耶弗他辯論的重點乃是說明,從亞嫩河到雅博河,從曠野直到約但河之地,是摩西從亞摩利人手中得來的(21,22節),並非屬於亞捫人所有,他沒有理由歸還此地。撒旦攻擊基督徒時,也經常編織謊言,欺矇誘惑我們,企圖使我們不戰而降,任其宰割。
四、歷數神恩,感念圖報:
當基列的長老立耶弗他作領袖之後,他就在米斯巴將自己的一切話,陳明在耶和華面前(11節)。究竟他陳明的內容是甚麼?我們可以猜想,他一定追述神在他身上的恩典,從妓女的兒子轉變成以色列的領袖,其中的歷程實在曲折離奇,但卻充滿了神的眷佑與恩恤,他仔細數算,感激之情必然洋溢心中。
弟兄姊妹,你蒙了神的恩典,是否「知恩」、「數恩」、「感恩」、「報恩」?但願神幫助我們不僅常常禱告,更能凡事謝恩、儆醒感恩。
回應
求主賜我豐盛生命,不念舊惡,以德報怨,並能知恩報恩,討你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