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靈修
2023/7/3起暫停
禱讀:士師記十10~18
2013/06/27 士師記一〇:10-18

士師記10:10

以色列人哀求耶和華說:我們得罪了你;因為離棄了我們 神,去事奉諸巴力。

士師記10:11

耶和華對以色列人說:我豈沒有救過你們脫離埃及人、亞摩利人、亞捫人,和非利士人麼?

士師記10:12

西頓人、亞瑪力人、馬雲人也都欺壓你們;你們哀求我,我也拯救你們脫離他們的手。

士師記10:13

你們竟離棄我,事奉別 神!所以我不再救你們了。

士師記10:14

你們去哀求所選擇的 神;你們遭遇急難的時候,讓他救你們罷!

士師記10:15

以色列人對耶和華說:我們犯罪了,任憑你隨意待我們罷!只求你今日拯救我們。

士師記10:16

以色列人就除掉他們中間的外邦 神,事奉耶和華。耶和華因以色列人受的苦難,就心中擔憂。

士師記10:17

當時亞捫人聚集,安營在基列。以色列人也聚集,安營在米斯巴。

士師記10:18

基列的民和眾首領彼此商議說:誰能先去攻打亞捫人,誰必作基列一切居民的領袖。

關閉經文內容

神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

時代更換,環境變遷,可是人心的醜陋與敗壞卻始終如一,因此歷史的悲劇不斷重演─「以色列人哀求耶和華說:『我們得罪了你…去事奉諸巴力。』」(10節)類似的哀求已經不只一次。但感謝主,祂的慈愛永遠超過我們悖逆的程度,祂的救恩在人類卑劣的本性上顯得格外完全。

一、我豈沒有救過你們(11節):

一語道破了以色列百姓的「忘恩」、「負義」、「背信」,也顯示出神的「恩慈」、「寬容」與「信實」。這提到神七次的拯救,與第6節描述的七種外邦偶像遙相呼應,再次揭露了神的恩典總是高過我們的過犯,祂不會拋棄我們於不顧。


親愛的弟兄姊妹,不要擔心你的罪太大,神無法赦免;不要掛慮你墮落太深,神無法拯救;只要你肯回轉歸向神,祂的慈愛與寬宥永遠等著你。詩人的經歷為我們提出一項有力的保證:「祂沒有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也沒有照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東離西有多遠,祂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詩一Ο三10,12)


二、急難中的哀求(12,14節):

「苦難」雖然是一種刑罰,是犯罪的後果,是人類極力避免發生的禍害。但苦難同時也是催逼人回到真神面前的號燈,是試驗對神信心的真偽最有效的利器。以色列人遭逢仇敵的欺壓,才曉得回頭求告耶和華,在四面被困,甚覺窘迫之際,才知道抬頭仰望真神,這正應驗了我們常說的話:「人的盡頭,是神的起頭。」


請問你是否像以色列人一樣平常不「禱告」,臨時才抱「神」腳?平安無事時,任意妄為,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等到遭遇患難時,才涕泗縱流,懊悔萬分?


三、以色列人就除掉他們中間的外邦神(16節):

「哀求」只是悔改的第一步,「認罪」(15節)也只是消極地表明自己的過失,惟有採取行動,「除掉偶像」才是徹底的悔改。


嚴格的說來,人的盡頭不一定是神的起頭。因為許多人經歷了人生的盡頭,卻沒有經歷神的起頭。除非我們向神哀求;但不只是哀求,還得認罪;不只認罪,還要「除掉偶像」。倘若我們能這樣徹頭徹尾履行悔改的步驟,我們就能經歷「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敵軍壓境,危在旦夕(17節):

亞捫人的鐵蹄蹂躪了猶大、便雅憫、以法蓮等支派大小的城邑(9節),最後安營在基列,虎視眈眈,隨時都可能大舉南侵;此刻,以色列人也安營在米斯巴,只是羣龍無首,不知如何是好,而天上的神也為他們的苦況心中擔憂(16節)。


弟兄姊妹,當患難來臨時,不要認為神已經離開你;烏雲雖厚,雲上的太陽依舊綻放光芒;只要再忍耐等候片刻,明艷的陽光終必衝破陰霾的天際,使你重獲光亮與溫馨!
回應
主啊!感謝你,因你的慈愛何等長闊高深;縱然我失信,你仍是可信的,因你不能背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