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靈修
2023/7/3起暫停
禱讀:士師記十1~9
2013/06/26 士師記一〇:1-9

士師記10:1

亞比米勒以後,有以薩迦人朵多的孫子、普瓦的兒子陀拉興起,拯救以色列人。他住在以法蓮山地的沙密。

士師記10:2

陀拉作以色列的士師二十三年,就死了,葬在沙密。

士師記10:3

在他以後有基列人睚珥興起,作以色列的士師二十二年。

士師記10:4

他有三十個兒子,騎著三十匹驢駒。他們有三十座城邑,叫作哈倭特睚珥,直到如今,都是在基列地。

士師記10:5

睚珥死了,就葬在加們。

士師記10:6

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去事奉諸巴力和亞斯他錄,並亞蘭的 神、西頓的 神、摩押的 神、亞捫人的 神、非利士人的 神,離棄耶和華,不事奉他。

士師記10:7

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就把他們交在非利士人和亞捫人的手中。

士師記10:8

從那年起,他們擾害欺壓約但河那邊、住亞摩利人之基列地的以色列人,共有十八年。

士師記10:9

亞捫人又渡過約但河去攻打猶大和便雅憫,並以法蓮族。以色列人就甚覺窘迫。

關閉經文內容

兩位士師的比較

陀拉與睚珥均隸屬於「小」士師羣,他們與珊迦、以比讚、以倫、押頓同類,因為聖經只用極少的篇幅記載他們的事蹟,但這並不意味著是「次等的」士師,止不過聖經提供的資料較少,我們無從知道更多有關他們的事。

一、家世的比較:

陀拉是以薩迦支派中相當顯赫的人物,創世記四十六章13節和民數記廿六章23節都把他的名字列在首要的地位,可見他備受以色列人的尊敬。當然,士師陀拉(2節)與創世記所提的並非是同一位,他之所以採取此名必有特殊的意義。睚珥的家庭極可能是默默無名的,聖經指說他是基列人(3節),其實就是迦得支派的人。


神的揀選是不看家世與背景的;高貴的身世能被神驗中,低微的家庭也能被神選上。因此不要擔憂你的家世究竟如何,只要自潔,脫離卑賤的事,都能被神使用。


二、職事的比較:

雖然陀拉與睚珥二人均是士師,有著相同的責任與使命,但經文只提到陀拉拯救以色列人(1節),而睚珥卻乏善可陳。第4節描述睚珥有卅個兒子,騎著三十匹驢駒,統管三十座城邑,此乃揭露了他的家庭只顧玩耍縱樂,藉著已有的地位貪圖世俗的享受,置士師的職責於不顧,誠然可悲!

三、結果的比較:

陀拉雖是以薩迦人,卻住在以法蓮山地的沙密(1節),交通不便。他忠於職守,殷勤工作,直到鞠躬盡瘁,甚至葬在沙密(2節),死後有睚珥接續他的事奉。但睚珥卻到處閒逛,荒廢職務,至終一事無成。他死後以色列人隨即叩拜偶像(6節),招惹耶和華的忿怒(7節),以致促成非利士人和亞捫人聯手欺壓約旦河畔的居民(8節),帶來相當大的禍害。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若未能盡上基督徒的本分,扮演好的角色,結果不但我們個人受害,連我們周圍的人也要蒙受虧損。試想,神對我們一生的評價若只限於家道豐富,卻沒有實際屬靈的內容,是何等可憐!


四、重蹈覆轍:

每回領導中心崩潰後,以色列人又再次犯罪,重演過去的悲劇。這次向神的背叛是史無前例的,他們一共事奉七種外邦的神明(6節),象徵他們在信仰上徹底的墮落。


他們在宗教上的妥協,並不能解決他們軍事和政治的問題,神容許非利士人和亞捫人擾亂他們,直到甚覺窘迫。俗話說:「不到黃河心不死」。以色列人在士師時期的表現,可以說是這句話最明顯的例證。
回應
求主幫助我在世為人能盡忠職守,榮神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