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靈修
2023/7/3起暫停
禱讀:士師記二16~23
2013/06/08 士師記二:16-23

士師記2:16

耶和華興起士師,士師就拯救他們脫離搶奪他們人的手。

士師記2:17

他們卻不聽從士師,竟隨從叩拜別 神,行了邪淫,速速地偏離他們列祖所行的道,不如他們列祖順從耶和華的命令。

士師記2:18

耶和華為他們興起士師,就與那士師同在。士師在世的一切日子,耶和華拯救他們脫離仇敵的手。他們因受欺壓擾害,就哀聲歎氣,所以耶和華後悔了。

士師記2:19

及至士師死後,他們就轉去行惡,比他們列祖更甚,去事奉叩拜別 神,總不斷絕頑梗的惡行。

士師記2:20

於是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他說:因這民違背我吩咐他們列祖所守的約,不聽從我的話,

士師記2:21

所以約書亞死的時候所剩下的各族,我必不再從他們面前趕出,

士師記2:22

為要藉此試驗以色列人,看他們肯照他們列祖謹守遵行我的道不肯。

士師記2:23

這樣耶和華留下各族,不將他們速速趕出,也沒有交付約書亞的手。

關閉經文內容

士師時期的四部曲

這一段經文雖然只有短短的八節,卻是整個士師時期的縮影。作者以簡潔有力的辭句,刻劃出以色列人在那個時代所彈奏的四部曲──悖逆、受苦、呼求、蒙救,此種歷史的循環週而復始的出現,證實了中國的一句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為甚麼以色列人無法突破此項歷史的法則,走出人類命運的死胡同?根據聖經的記載,我們發現以上的原因:


一、以色列百姓的四個「不」:

1. 不如(17節):

17節說他們不如列祖順從耶和華的命令。「不如」乃是代表退步、開倒車,以色列人在「順從」上退步、開倒車,以致在信仰上患了「輭腳症」,無力奔走列祖所行的道。親愛的弟兄姊妹,屬靈的道路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試想想,你的愛心是否「不如」從前?你的熱心是否「不如」剛信主的時候?


2. 不肯(22節):

以色列人並非不能遵守神的道;他們能,但是他們不肯。為甚麼以色列人會陷溺在拜偶像的沼澤呢?並非是外邦人慫恿或強迫他們去叩拜巴力,乃是他們自己運用錯誤的意志選擇干犯神的路,因此他們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同樣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並非不能遵守聖經的教訓,其實神在基督已經賜下豐富的恩典與能力,只是許多時候我們不肯,導致失去寶貴的福氣。


3. 不聽(17節):

以色列人不肯遵守主的道可能是出於無知,然而聖經更進一步指出,他們也不聽士師的勸勉,真可謂冥頑不靈,敗壞到極點。以色列人耳朵發沉,聽不進士師的諄諄教誨,心思被矇蔽,靈昏暗到無可救藥的地步,以致神不得不降下災禍,重重鞭打他們。


4.不斷(19節):以色列人的罪惡有增無減,持續不斷,為自己積蓄神的審判與忿怒,等到惡貫滿盈,罪行滔天的時候,神的刑仗就會臨到,神的忿怒就會發作。我們神雖是慈愛憐恤的神,卻也是公義正直的神,祂斷不會置罪惡於不顧,那有罪惡,那就有審判與刑罰。


二、耶和華的兩個「不」:

1. 不再(22節):

22、23節向我們說明,迦南人沒有被趕出的另一個原因─神要藉此試驗以色列人。神的愛不是盲目的,不是沒有原則的「溺愛」。當祂看見以色列人不能領略祂的恩情時,祂就收回祂的祝福,「不再」從他們面前趕出迦南人,藉此喚醒以色列百姓悔改。


2. 不將(23節):

我們知道,神的旨意是永不更改的,但是祂的計劃有時會因人的悖逆而改變。神原本吩咐以色列人不可把迦南人速速滅盡,是為了保障他們的生命(申七22);嗣後,這些迦南人逐漸成為試驗神的選民是否忠誠的工具(22節),而到了後來竟成為他們肋下的荊棘(二3),審判的刑仗。
回應
求主幫助我對撒旦總說「不」,但對聖靈的帶領永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