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11:1
眾百姓發怨言,他們的惡語達到耶和華的耳中。耶和華聽見了就怒氣發作,使火在他們中間焚燒,直燒到營的邊界。
民數記11:2
百姓向摩西哀求,摩西祈求耶和華,火就熄了。
民數記11:3
那地方便叫做他備拉,因為耶和華的火燒在他們中間。
民數記11:4
他們中間的閒雜人大起貪慾的心;以色列人又哭號說:誰給我們肉吃呢?
民數記11:5
我們記得,在埃及的時候不花錢就吃魚,也記得有黃瓜、西瓜、韭菜、蔥、蒜。
民數記11:6
現在我們的心血枯竭了,除這嗎哪以外,在我們眼前並沒有別的東西。
民數記11:7
這嗎哪彷彿芫荽子,又好像珍珠。
民數記11:8
百姓周圍行走,把嗎哪收起來,或用磨推,或用臼搗,煮在鍋中,又做成餅,滋味好像新油。
民數記11:9
夜間露水降在營中,嗎哪也隨著降下。
民數記11:10
摩西聽見百姓,各在各家的帳棚門口哭號。耶和華的怒氣便大發作,摩西就不喜悅。
民數記11:11
摩西對耶和華說:你為何苦待僕人?我為何不在你眼前蒙恩,竟把這管理百姓的重任加在我身上呢?
民數記11:12
這百姓豈是我懷的胎,豈是我生下來的呢?你竟對我說:把他們抱在懷裡,如養育之父抱吃奶的孩子,直抱到你起誓應許給他們祖宗的地去。
民數記11:13
我從那裡得肉給這百姓吃呢?他們都向我哭號說:你給我們肉吃罷!
民數記11:14
管理這百姓的責任太重了,我獨自擔當不起。
民數記11:15
你這樣待我,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立時將我殺了,不叫我見自己的苦情。
關閉經文內容他們大起貪慾
接下來就是以色列人「在曠野」的真實面貌了,民數記第十四章22節說:「這些人雖看見我的榮耀和我在埃及與曠野所行的神蹟,仍然試探我這十次,不聽從我的話。」這是何等貼切的描述。
一、眾百姓發怨言
首先他們來到一個叫「他備拉」的地方,「他備拉」的意思是「焚燒」。在此地,「眾百姓發怨言,他們的惡語達到耶和華的耳中。耶和華聽見了就怒氣發作,使火在他們中間焚燒,直燒到營的邊界。」(1節)這就是這個地名的原因;每一次怨言,就在我們生命中留下一個悲哀的記號。「百姓向摩西哀求,摩西祈求耶和華,火就熄了」(2節),摩西始終是他們的代求者,包括金牛犢事件,以及之後的探子事件。
二、他們中間的閒雜人大起貪慾的心
第二次,「他們中間的閒雜人大起貪慾的心……哭號說:『誰給我們肉吃呢?』」貪慾的心從來沒有離開他們,但在有缺乏的時候就更顯露出來了。他們抱怨「我們……在埃及……不花錢就吃魚……黃瓜、西瓜、韭菜、蔥、蒜」;他們忘記那是為奴的日子;「除這嗎哪以外,在我們眼前並沒有別的東西」,他們也忘掉出埃及之後,上帝將屬天的食物賜給他們。貪慾會降低一個人的人生層次,扭曲人的生命價值。
三、我獨自擔當不起
這樣的哭號,使耶和華的怒氣發作,摩西也痛苦不堪——「你為何苦待僕人?我為何不在你眼前蒙恩,竟把這管理百姓的重任加在我身上呢?」他的描述倒是真的——「這百姓豈是我懷的胎,豈是我生下來的呢?你竟對我說:『把他們抱在懷裏,如養育之父抱吃奶的孩子,直抱到你起誓應許給他們祖宗的地去。』」(11〜12節)以色列如同哭鬧的小孩,摩西實在覺得——「管理這百姓的責任太重了,我獨自擔當不起」,他寧願「求你立時將我殺了,不叫我見自己的苦情」(14〜15節)。
任何一個世代的領袖都不容易,無論是企業領袖、政治領袖或教會領袖,凡是真正負起責任的領袖,都知道領袖乃是重任,是要把百姓帶入豐盛之境的大任,是要付上代價的,甚至是生命的代價。
默想
我是否常常因物質的需求埋怨主?我是否貪戀過去在罪中的享樂而不願脫離?如果我是領袖,我是一個負責任的領袖嗎?我目前的責任是一個重擔嗎?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在我抱怨的時候提醒我抱怨的悲慘下場,謝謝你在我起貪慾時警誡我貪慾的可怕,它將毀壞我整個人格。幫助我緊緊跟隨你,承擔我現在當負的責任,賜我力量與幫手來完成使命。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