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1:1
奉神旨意,蒙召作耶穌基督使徒的保羅,同兄弟所提尼,
哥林多前書1:2
寫信給在哥林多神的教會,就是在基督耶穌裡成聖、蒙召作聖徒的,以及所有在各處求告我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基督是他們的主,也是我們的主。
哥林多前書1:3
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哥林多前書1:4
我常為你們感謝我的神,因神在基督耶穌裡所賜給你們的恩惠;
哥林多前書1:5
又因你們在他裡面凡事富足,口才、知識都全備,
哥林多前書1:6
正如我為基督作的見證,在你們心裡得以堅固,
哥林多前書1:7
以致你們在恩賜上沒有一樣不及人的,等候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顯現。
哥林多前書1:8
他也必堅固你們到底,叫你們在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日子無可責備。
哥林多前書1:9
神是信實的,你們原是被他所召,好與他兒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一同得分。
哥林多前書1:10
弟兄們,我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勸你們都說一樣的話。你們中間也不可分黨,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
哥林多前書1:11
因為革來氏家裡的人曾對我題起弟兄們來,說你們中間有分爭。
哥林多前書1:12
我的意思就是你們各人說:我是屬保羅的;我是屬亞波羅的;我是屬磯法的;我是屬基督的。
哥林多前書1:13
基督是分開的麼?保羅為你們釘了十字架麼?你們是奉保羅的名受了洗麼?
哥林多前書1:14
我感謝神,除了基利司布並該猶以外,我沒有給你們一個人施洗;
哥林多前書1:15
免得有人說,你們是奉我的名受洗。
哥林多前書1:16
我也給司提反家施過洗,此外給別人施洗沒有,我卻記不清。
哥林多前書1:17
基督差遣我,原不是為施洗,乃是為傳福音,並不用智慧的言語,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
關閉經文內容一心一意,彼此相合
一、保羅與所提尼(1節)
保羅一點也沒有自認是大使徒,若與亞波羅、磯法相提並論還勉強可以,但與這小小管會堂的弟兄所提尼(徒十八17)並列則不可以,但保羅一點也沒有這樣的思想,保羅反而與他一同具名寫信。這種態度是「一心一意,彼此相合」的美好榜樣。你有這樣的態度嗎?
二、哥林多教會與神的教會(2節)
1.地方教會:地方教會是好的,但若標榜地方教會,並與其他眾教會隔離,這種「地方教會派」的教會是不好的。
2.神的教會(2節):哥林多教會是保羅第二次旅行佈道所建立的,但他也沒說是「我的」教會,而是說神的教會。這態度又是「一心一意,彼此相合」的美好榜樣。
三、哥林多教會及各處求告我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2節)
1.求告主名:保羅心目中不是只有哥林多教會,他關心「每一處」求告主名的人。你有此心胸嗎?這是合一的心態。
2.教會真理:哥林多前、後書之教會真理,是普遍性、永恆性的真理。放之四海而皆準,傳之百世而不惑。
四、他們的主與我們的主(2節)
1.他們的主:不要向神申請專利,主也是「他們的」(2節)。
2.我們的主:他們應尊主為主,我們也應尊主為主。主是「我們大家的」,而「大家」又尊祂為主,我們自然就合一。
五、信徒與聖徒(2節)
我們不是蒙召作「爭徒」,乃是蒙召作「聖徒」(2節)。一心一意,彼此相合,方合聖徒的體統。
六、感謝與責備(4〜5節)
我們很容易看別人「一無是處」。但保羅卻能在人很多嚴重的錯誤當中,先看、先稱讚人的優點。你是否在責備人時,「看不見」別人優點,「稱讚不來」別人的長處?保羅的態度是我們在責備人時,又能保守合一的好榜樣。
七、口才與知識(5節)
1.有口才沒知識,言之無物;有知識沒口才,也無從表達。
2.口才與知識須在「祂裏面」來運用。
八、恩賜與靈性(7節)
恩賜是好的,我們不可輕看,但靈性比恩賜更重要。哥林多信徒恩賜沒有一樣不及人的,可惜靈性很膚淺。靈性最重要的表現是「愛」,所以保羅要他們追求愛(林前十四1)。
九、問題與信心(8〜9節)
保羅清楚知道哥林多教會問題很大、很多,但他絲毫沒有消極的態度。他知道神是信實的,他相信主不但能堅固他們,而且能更新改變他們。你對神、對教會是否有這樣積極的信心?
十、弟兄與相勸(10節)
我們應本著弟兄的愛,「用愛心說誠實話」(弗四15)。也應「趁著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心裏就剛硬了。」(來三13)這種愛心相勸是合一的美德。
十一、領袖與分黨(12節)
撒但可以利用語言、背景、教派……來造成分黨,牠也能以信徒對教會不同領袖的崇敬來造成分黨。保羅處理的態度是値得我們效法的。「我是屬基督」是不好的,「我們都是屬基督」才是好的。
十二、施洗與傳福音(17節)
只問耕耘,由「別人」收穫,這也是一心一意、彼此相合的表現。
回應
求主除去我內心對「人」的崇拜,單單敬拜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