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靈修
2023/7/3起暫停
禱讀:
2022/04/11 約翰福音一二:20-36

約翰福音12:20

那時,上來過節禮拜的人中,有幾個希利尼人。

約翰福音12:21

他們來見加利利伯賽大的腓力,求他說:先生,我們願意見耶穌。

約翰福音12:22

腓力去告訴安得烈,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訴耶穌。

約翰福音12:23

耶穌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

約翰福音12:24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約翰福音12:25

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約翰福音12:26

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那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裡;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

約翰福音12:27

我現在心裡憂愁,我說甚麼才好呢?父阿,救我脫離這時候;但我原是為這時候來的。

約翰福音12:28

父阿,願你榮耀你的名!當時就有聲音從天上來,說: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

約翰福音12:29

站在旁邊的眾人聽見,就說:打雷了。還有人說:有天使對他說話。

約翰福音12:30

耶穌說:這聲音不是為我,是為你們來的。

約翰福音12:31

現在這世界受審判,這世界的王要被趕出去。

約翰福音12:32

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

約翰福音12:33

耶穌這話原是指著自己將要怎樣死說的。

約翰福音12:34

眾人回答說:我們聽見律法上有話說,基督是永存的,你怎麼說人子必須被舉起來呢?這人子是誰呢?

約翰福音12:35

耶穌對他們說:光在你們中間還有不多的時候,應當趁著有光行走,免得黑暗臨到你們;那在黑暗裡行走的,不知道往何處去。

約翰福音12:36

你們應當趁著有光,信從這光,使你們成為光明之子。耶穌說了這話,就離開他們隱藏了。

關閉經文內容

得榮耀的時候

馬利亞用香膏抹主(3節),眾人高聲稱頌主(13節),希利尼人求見主(20節),似乎都是很榮耀的事,但耶穌說祂得「榮耀的時候」到了,卻顯然指著另一件事。

一、一粒麥子落地死的時候(24節)

1.兩種麥子:

(1)不落在地的:仍舊是一粒。

(2)落在地的:將要結出許多子粒來。

你是哪一種麥子?

2.兩種程度:

(1)落在地一小段時間:有人落在地一、兩小時或一、兩天…,經不起地的擠、壓、暗、潮、冷、熱、髒…又收回了。

(2)死了(24節):「耶穌」這粒麥子落在地三十三年半,祂隨時可以回天上,但祂不管地多擠、壓、暗、潮、冷、悶、髒、痛…,祂落在地,一直到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你」這粒麥子是否落在地,直到死?

3.兩種態度:

(1)愛惜自己生命(25節):一直保護麥子,不肯落在地。其實這是最不知愛惜生命,因為這樣做,最終必失喪生命。

(2)恨惡自己生命:其實是為主去運用生命,這人最知道愛惜、保守生命。這樣「用」生命,生命必蒙保守到永生。

請問:你要持何種態度?

二、服事主、跟從主的時候(26節)

我們都是一粒麥子,若要服事主得榮耀,要跟隨「那落在地的麥子」─耶穌。祂在地,服事祂的人也要在地。你在服事中,是否如在地一樣,有擠、壓、暗、潮、冷、悶、髒、痛的感覺。你想收回你的奉獻,想換地方…。可惜!有很多落在地的麥子收回,因此他們仍舊是一粒,沒有結出許多子粒來。



三、在憂愁掙扎中肯定神旨的時候(27〜28節)

1.落在地的憂愁與掙扎:一旦我們的生命落在地,有憂愁與掙扎是不足為奇的,連耶穌在人性中也是如此(27節)。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正是這現象的寫照。你是否因為走在十架道路上而有掙扎?不要為此擔心。

2.肯定神旨勝過掙扎的搖擺(27節):你我原就是為落在地(十架道路)來的。

3.榮耀的感覺勝過憂愁的自覺:在主的榮耀中及神美好的旨意,求主使我們肯定落在地的死是最美好的生命。



四、天父得榮耀的時候(28節)

一粒麥子落地會產生以下的結果:

1.麥子死了。

2.結出許多子粒來。

3.神得榮耀,再榮耀。

耶穌說這聲音不是為祂,而是為門徒(我們),為了要安慰、激勵我們。可惜有人以為是打雷(有聲音沒有內容),有人以為天使說話(只覺得希奇,沒有領受)。你對天上神的聲音有什麼感覺?

五、世界受審判,世界的王被趕出的時候(31節)

當一個人恨惡自己的生命,捨己順服神,單為神而活,正如一粒麥子落地死的時候,就是世界的王被趕出、被審判的時候。在人看來是主(麥子)被審判、被趕出,其實正好相反。



六、從地上被舉起的時候

就麥子而言,是落地死;就耶穌而言,是被舉起釘死。眾人覺得基督的被舉與基督的永存是矛盾的,其實並不矛盾。祂也要我們的生命透過死,而保守生命到永生。

回應

求主吸引我走這條由羞辱進入榮耀、由死亡進入永生的十架道路。也求主感動更多親友趁有光的時候,信從這光,成為光明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