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23:1
那時﹐耶穌對眾人和門徒講論,
馬太福音23:2
說: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
馬太福音23:3
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
馬太福音23:4
他們把難擔的重擔捆起來,擱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個指頭也不肯動。
馬太福音23:5
他們一切所做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見,所以將佩戴的經文做寬了,衣裳的繸子做長了,
馬太福音23:6
喜愛筵席上的首座,會堂裡的高位,
馬太福音23:7
又喜愛人在街市上問他安,稱呼他拉比(拉比就是夫子)。
馬太福音23:8
但你們不要受拉比的稱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夫子;你們都是弟兄。
馬太福音23:9
也不要稱呼地上的人為父,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
馬太福音23:10
也不要受師尊的稱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師尊,就是基督。
馬太福音23:11
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
馬太福音23:12
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關閉經文內容法利賽人的醜行
一、特別或普遍
法利賽人是一群猶太教的特別門派,約在主前一百七十五年開始出現。他們極端熱心律法及傳統,在他們身上有很多很嚴重的信仰生活的偏差。我們看到他們敗德劣行時,不要以為是在研究歷史上一群特別壞的人。其實他們的錯誤普遍流行在每一個時代、每一個人身上。若我們否認會有他們醜行的傾向,則我們將比他們更可憐。
二、責備與怒氣
一個動輒發怒的人,他的怒氣與責備已失去意義。但對一個滿有愛心並柔和謙卑的人,他的怒氣與責備必然有深刻的意義與教訓。我們在別處很難看到慈愛的耶穌如此嚴厲的責備。盼望我們不是研究本章的信息,乃是一齊來反省我們的言行與信仰。
三、其位與其行
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卻能說不能行(2〜3節)。我們是坐在傳道、執事、同工、小組長、基督徒的位上,我們的言行是否與我們基督徒身份相稱?我們是否說的多、做的少?我們除了為自己禱告外,也請為每一個在「位」(包括教會與社會)的人禱告,使每一個在位的,能說也能行。
四、其言與其行
主耶穌要我們不要因人廢言。法利賽人「能說不能行」,主要門徒不要因「其行」,廢「其言」。主反要他們謹守遵行他們的吩咐(3節)。主在最嚴厲責備前,能如此冷靜的吩咐,實在值得我們效法。你是否不滿傳道人、同工、老師的言行不一,但主耶穌要你不要因人廢言,你仍要虛心的學習遵行。成熟基督徒的特點之ㄧ是不因人廢言。
五、重擔與卸擔
耶穌來是要卸下我們的勞苦與重擔,使我們得安息,得享安息(太十一28)。因此我們相信增加人的重擔、把難擔的擔子擱在人的肩上,絕不是真實的基督教。法利賽人把信仰變成千千萬萬的規條與細則,使信仰成為難以承受的重擔。美好的信仰使我們展翅上騰,虛飾的信仰則使人痛苦不堪。更可惡的是他們一個指頭也不肯動。但願我們肯背負別人的重擔,而不是給人重擔。
六、虛飾的作風
信仰是個人與神之間一種既親密又真誠的故事。但信仰若淪落在表演與虛飾的作風中,這樣的信仰不但俗不可耐,而且該受最嚴厲的責備。
1.他們一切所做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見(5節):這是他們虛飾一切的基本動機。我們要小心這種傾向與動機。
2.將佩帶的經文做寬了,繸子做長了(5節):這些經文佩帶與繸子本來是提醒自己應敬虔,現在變成為表演敬虔的虛飾。請察看你信仰生活中的虛飾,拿掉它吧!
七、大頭主義
「高位」、「問安」、「拉比」、「父」、「師尊」……,代表大頭主義、虛榮心。真正的信仰絕不看重「虛榮」、「虛位」、「虛名」、「虛飾」……。真正的信仰是自卑在神與人面前,甘願在人的中間謙卑的服事人群。第8〜10節應按精意解釋,否則我們便成為目無尊長的野蠻人了。
回應
主,求你除去我內心的「虛假」、「虛榮」,真誠地來跟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