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20:17
耶穌上耶路撒冷去的時候,在路上把十二個門徒帶到一邊,對他們說:
馬太福音20:18
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他們要定他死罪,
馬太福音20:19
又交給外邦人,將他戲弄,鞭打,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他要復活。
馬太福音20:20
那時,西庇太兒子的母親同他兩個兒子上前來拜耶穌,求他一件事。
馬太福音20:21
耶穌說:你要甚麼呢?他說:願你叫我這兩個兒子在你國裡,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
馬太福音20:22
耶穌回答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我將要喝的杯,你們能喝麼?他們說:我們能。
馬太福音20:23
耶穌說:我所喝的杯,你們必要喝;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賜的,乃是我父為誰預備的,就賜給誰。
馬太福音20:24
那十個門徒聽見,就惱怒他們弟兄二人。
馬太福音20:25
耶穌叫了他們來,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
馬太福音20:26
只是在你們中間,不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
馬太福音20:27
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
馬太福音20:28
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馬太福音20:29
他們出耶利哥的時候,有極多的人跟隨他。
馬太福音20:30
有兩個瞎子坐在路旁,聽說是耶穌經過,就喊著說:主阿,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罷!
馬太福音20:31
眾人責備他們,不許他們作聲;他們卻越發喊著說:主阿,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罷!
馬太福音20:32
耶穌就站住,叫他們來,說:要我為你們做甚麼?
馬太福音20:33
他們說:主阿,要我們的眼睛能看見!
馬太福音20:34
耶穌就動了慈心,把他們的眼睛一摸,他們立刻看見,就跟從了耶穌。
關閉經文內容偉大的行動、思想、祈求
本章上半段提到我們應有工作的決心與預備;本段提到我們應有喝主的杯的決心與預備。
一、偉大的行動(17〜19節)
耶穌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到祂十架的使命,在彼得認祂為神的兒子時(太十六21)、在登山變像時(路九31),現在祂又提到這事。從這三節聖經我們看到祂對所喝苦杯的細節,知道那樣清楚,每一細節的痛苦祂十分明瞭。然而祂不但面向耶路撒冷,祂現在就走上這人生最後、最痛苦、最重要、最艱難、最偉大的旅程。這是死亡之旅,也是偉大之旅。
二、偉大的思想
這耶穌給我們一個極偉大的思想,這思想對「偉大」有革命性的看法。
1.拜與求(20節):拜耶穌與求耶穌是好事,他們不但個人拜、個人求,他們是兩三個的聚集,「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可惜他們所拜所求的對象雖然是對的,但所拜的動機、所求的內容卻是錯的。他們所求的不如兩個瞎子所求的。請問你為何拜耶穌?你所求的是什麼?你是求神的國和神的義,或是屬地國度的名利?你知道所求的是什麼嗎?(22節)
2.寶座與十架(22〜23節):
(1)左右寶座:門徒撇下一切來跟隨主,受主教導三年多,可是現在心中還是充滿個人的野心、地位、成就。可見世界、名利是很難從我們身上脫掉的。這種事奉的野心須要從我們身上完全脫去。
(2)主所喝的杯(23節):主耶穌來到世界,唯一的目標是喝那個杯,不是追求一個寶座。寶座是透過那杯天父「賜」給祂的,不是主「爭」來、「求」來的。
(3)喝杯的決心(22〜23節):在神的國中,我門不可有求名、求利的決心,但我們應有喝主杯的決心與預備。耶穌說:「你們必要喝」(23節)。我們能不能喝是一回事,但我們應有決心。
(4)祭壇與犁:有一羅馬錢幣,印有一條牛、一個祭壇和一個犁,底下刻著這句話:「準備接受任何一個」。祭壇代表「為主而死」的杯,犁代表「為主而活」的杯。雅各為主殉道,走上祭壇;約翰為主而活,扶犁前行到近一百歲。
3.虛榮與惱怒(24節):那有追求虛榮、虛名,那就有紛爭與惱怒。願我們做一個「清心」追求神的人。
4.謙卑與偉大(25〜28節):
(1)外邦人:以外表的權柄來管理指揮,並顯出榮耀偉大來(25節)。
(2)你們中間不可這樣(26節):以真誠的服務、多多的服務顯出真實的偉大。這是「偉大」的革命性思想。
(3)正如人子來(28節):主來不是受人服事,乃是服事人,甚至捨命。這是「真偉大」的革命性榜樣。
三、偉大的祈求
兩個瞎子的祈求給我們有以下的榜樣:
(1)同心懇切的求:兩個人同心的求,「喊」表示內心極深的懇切。
(2)信心恆切的求:以信心緊緊抓住這機會,不顧一切的反對與責難,繼續懇切的求。
(3)正確具體的求:不求錢,只求「看見」(33節)。
(4)感恩跟隨的求(34節):耶穌不只成為他們一次的經歷,而是一生的幫助。
回應
主或犁或祭壇,我準備接受任何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