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靈修
2023/7/3起暫停
禱讀:可六7
2020/03/25 馬可福音六:1-13

馬可福音6:1

耶穌離開那裡,來到自己的家鄉;門徒也跟從他。

馬可福音6:2

到了安息日,他在會堂裡教訓人。眾人聽見,就甚希奇,說:這人從那裡有這些事呢?所賜給他的是甚麼智慧?他手所做的是何等的異能呢?

馬可福音6:3

這不是那木匠麼?不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長兄麼?他妹妹們不也是在我們這裡麼?他們就厭棄他。(厭棄他:原文作因他跌倒)

馬可福音6:4

耶穌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親屬、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

馬可福音6:5

耶穌就在那裡不得行甚麼異能,不過按手在幾個病人身上,治好他們。

馬可福音6:6

他也詫異他們不信,就往周圍鄉村教訓人去了。

馬可福音6:7

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差遣他們兩個兩個的出去,也賜給他們權柄,制伏污鬼;

馬可福音6:8

並且囑咐他們:行路的時候不要帶食物和口袋,腰袋裡也不要帶錢,除了柺杖以外,甚麼都不要帶;

馬可福音6:9

只要穿鞋,也不要穿兩件褂子,

馬可福音6:10

又對他們說:你們無論到何處,進了人的家,就住在那裡,直到離開那地方。

馬可福音6:11

何處的人不接待你們,不聽你們,你們離開那裡的時候,就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對他們作見證。

馬可福音6:12

門徒就出去傳道,叫人悔改,

馬可福音6:13

又趕出許多的鬼,用油抹了許多病人,治好他們。

關閉經文內容

不信的鄉親與順服的門徒

一、不信的鄉親

1.詫異他們不信(6節):

(1)希奇的教訓(2節):他們親耳聆聽主耶穌極美好的教訓。

(2)奇妙的智慧(2節):他們無法否認主耶穌具有極大的智慧。

(3)何等的異能(2節):他們不但聽見、也看見耶穌行了很多的神蹟、奇事。

(4)可惜就是不信:有人說耶穌是外國人,所以我不能信祂;其實,祂若是與你同國、同鄉,可能你更難信祂。這些人看見、聽見這樣多的見證,可惜就是「不信」。百夫長的信心使主詫異,這些鄉親的不信也使主詫異。

2.不信的原因:

(1)太平凡了(3節):耶穌雖是神的獨生子,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祂卻取了奴僕的形像,作為一個平凡的木匠。一個人若不肯在平凡中認識這位滿了智慧與能力的耶穌,他就永遠不認識耶穌。

(2)太熟悉了(3節):不但對主熟悉,對祂的家人也非常熟悉。耶穌雖是三一神的一位,但祂從不故作玄妙,像一些故作神秘的宗教領袖,關在密房內,背坐在神秘的玄關裏,以特殊的聲調來引人膜拜。祂住在人群中,一樣吃喝,一樣睡覺。你若因對主太熟悉而棄絕祂,你就是愚昧人。

(3)患了有歷史的流行病(4節):這些不信的人,自以為他們不信得有理,而且理由很新穎。其實,他們的不信一點也不新奇。先知在本地不被尊敬是具有歷史的古症。

3.不信的結果:

(1)在那裏不得行什麼異能(5節):人的不信受虧損的還是自己。但願我們的信心,使主的能力通行無阻。

(2)不過按手在幾個病人身上,治好他們(5節)。

(3)往周圍鄉村教訓人去了(6節)。



二、差遣十二門徒

1.兩個兩個出去(7節):

傳道不只是一種事奉,也是一種爭戰。基督徒的生活與追求,不可落單,事奉與爭戰更不可孤軍奮戰。你有屬靈同伴沒有?

2.賜給他們權柄,制伏污鬼(7節):

受主「差遣」的意識的明確很重要。明確的差遣必然有明確的權柄。傳道的工作不僅是一種理性的說服,而是對邪惡勢力的制伏。

3.不要帶食物……錢……(8~9節):

主耶穌這次差遣他們只往以色列人中傳道,主要操練他們信心的功課。這命令是暫時性,也是地域性的,主耶穌後來要他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也說:「……但如今有錢囊的可以帶著……」(路廿二35~36)。

4.傳道、趕鬼、醫病(12~13節):

這是傳道三大工作:

(1)傳道叫人悔改。

(2)又趕出許多的鬼。

(3)用油抹了許多病人,治好他們。

回應

願主賜權柄給每一位受你差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