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書亞記18:11
便雅憫支派,按著宗族拈鬮所得之地,是在猶大、約瑟子孫中間。
約書亞記18:12
他們的北界是從約但河起,往上貼近耶利哥的北邊;又往西通過山地,直到伯亞文的曠野;
約書亞記18:13
從那裡往南接連到路斯,貼近路斯(路斯就是伯特利),又下到亞他綠亞達,靠近下伯和崙南邊的山;
約書亞記18:14
從那裡往西,又轉向南,從伯和崙南對面的山,直達到猶大人的城基列巴力(基列巴力就是基列耶琳);這是西界。
約書亞記18:15
南界是從基列耶琳的儘邊起,往西達到尼弗多亞的水源;
約書亞記18:16
又下到欣嫩子谷對面山的儘邊,就是利乏音谷北邊的山;又下到欣嫩谷,貼近耶布斯的南邊;又下到隱羅結;
約書亞記18:17
又往北通到隱示麥,達到亞都冥坡對面的基利綠;又下到流便之子波罕的磐石;
約書亞記18:18
又接連到亞拉巴對面,往北下到亞拉巴;
約書亞記18:19
又接連到伯曷拉的北邊,直通到鹽海的北汊,就是約但河的南頭;這是南界。
約書亞記18:20
東界是約但河。這是便雅憫人按著宗族,照他們四圍的交界所得的地業。
約書亞記18:21
便雅憫支派按著宗族所得的城邑就是:耶利哥、伯曷拉、伊麥基悉、
約書亞記18:22
伯亞拉巴、洗瑪臉、伯特利、
約書亞記18:23
亞文、巴拉、俄弗拉、
約書亞記18:24
基法阿摩尼、俄弗尼、迦巴,共十二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
約書亞記18:25
又有基遍、拉瑪、比錄、
約書亞記18:26
米斯巴、基非拉、摩撒、
約書亞記18:27
利堅、伊利毘勒、他拉拉、
約書亞記18:28
洗拉、以利弗、耶布斯(耶布斯就是耶路撒冷)、基比亞、基列,共十四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這是便雅憫人按著宗族所得的地業。
關閉經文內容便雅憫的地業
便雅憫分得一個狹長的地帶,作為猶大和以法蓮兩大支派之
間的緩衝地區。其北界即以法蓮的南界,其南界即猶大之北
界。而其東邊是約旦河,西邊是但。
一、便雅憫其人
便雅憫是雅各的第十二子(即麼兒),是與拉結生的第二個兒子
(創三十五16-18)。「便雅憫」原義是右手之子、有依靠的兒子,
生於南方。在拉結臨死前,雖然將此初生嬰孩取名為便俄尼(苦難
之子的意思),雅各卻給此孩子改為便雅憫。
雅各在晚年為十二個兒子祝福時,對便雅憫的祝福預言很簡短:
「便雅憫是隻撕裂的豺狼,早晨吞吃他的獵物,晚上瓜分他的擄物」
(創四十九27)。「豺狼」,這表示牠所殺的比牠所能吃的還多。
「瓜分牠的擄物」,指他十分成功,以致可以與人分享擄物。亦可
認為是稱許便雅憫支派的戰鬥精神。
二、便雅憫地業範圍
「便雅憫支派…所得之地,是在猶大、約瑟子孫中間」,這便是
說明便雅憫支派的所在地,是在約瑟名下以法蓮支派的南面,而在
猶大支派的北疆。
便雅憫支派得地的記述,也仿照對猶大的記述一樣。首先描述其
四圍疆界(11-20),從北界(12-13)、西界(14)、南界(15-19)
論到東界(20)。其次就是城邑的清單(21-28),列出十二座東
部城邑(21-24),和十四座在其西部的城邑(25-28)。正如猶大
支派的四境分明一樣,便雅憫支派的四境亦甚清晰;正如猶大城邑
清楚一樣,便雅憫的城邑也非常的清楚,而且排列法都類似猶大排
列的形式一樣。
事實上,在後來的所羅門王國時代結束,南北分裂之後,便雅憫
是惟一跟從南方猶大國的。
三、從便雅憫支派學習
從便雅憫支派我們能學得的功課是什麼?這鼓勵我們要對於屬靈
事物的追求,有如「撕裂的狼」,積極進取,不可因循被動。而且
早晨、晚上都有胃口,對神的話語「吃了還要再吃,吞了還要再
吞」,身量和生命因此漸長。並擁有戰鬥精神,成為為主爭戰的勇
士。
在緊急危難、重要抉擇關頭,能選擇站在「正義」這方,便能得
神更多喜悅,並會使自己進入蒙福的道路!
默想
我對於屬靈事物,是否有一顆敏銳的心,願意積極探索,追
求成長?我對神的話,是否能像嬰孩渴慕靈奶一般,大量地
閱讀?我擁有積極奮取的戰鬥精神嗎?還是常常靈裡軟弱,
無法得勝?
回應
親愛的主,求你賜給我積極敏銳的心,追求屬靈生命的突破
與成長。我不願在原地打轉,我要大量「吞吃」你的話語,
建造屬靈的生命,好叫我經歷你得勝的應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