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靈修
2023/7/3起暫停
禱讀:
2018/12/23 士師記八:22-35

士師記8:22

以色列人對基甸說:你既救我們脫離米甸人的手,願你和你的兒孫管理我們。

士師記8:23

基甸說:我不管理你們,我的兒子也不管理你們,惟有耶和華管理你們。

士師記8:24

基甸又對他們說:我有一件事求你們:請你們各人將所奪的耳環給我。原來仇敵是以實瑪利人,都是戴金耳環的。)

士師記8:25

他們說:我們情願給你。就鋪開一件外衣,各人將所奪的耳環丟在其上。

士師記8:26

基甸所要出來的金耳環重一千七百舍客勒金子。此外還有米甸王所戴的月環、耳墜,和所穿的紫色衣服,並駱駝項上的金鍊子。

士師記8:27

基甸以此製造了一個以弗得,設立在本城俄弗拉。後來以色列人拜那以弗得行了邪淫;這就作了基甸和他全家的網羅。

士師記8:28

這樣,米甸人被以色列人制伏了,不敢再抬頭。基甸還在的日子,國中太平四十年。

士師記8:29

約阿施的兒子耶路巴力回去,住在自己家裡。

士師記8:30

基甸有七十個親生的兒子,因為他有許多的妻。

士師記8:31

他的妾住在示劍,也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基甸與他起名叫亞比米勒。

士師記8:32

約阿施的兒子基甸,年紀老邁而死,葬在亞比以謝族的俄弗拉,在他父親約阿施的墳墓裡。

士師記8:33

基甸死後,以色列人又去隨從諸巴力行邪淫,以巴力比利土為他們的 神。

士師記8:34

以色列人不記念耶和華─他們的 神,就是拯救他們脫離四圍仇敵之手的,

士師記8:35

也不照著耶路巴力,就是基甸向他們所施的恩惠厚待他的家。

關閉經文內容

基甸製造以弗得

基甸徹底的「制伏了米甸人」,國中「太平四十年」。

一、基甸使以法蓮人怒氣消了
當以色列人眾支派一起趕走米甸人時,「以法蓮」向基甸尋釁。「以法蓮」支派是北方眾支派中的強者,約書亞也是屬於以法蓮支派,因此他對對基甸一開始沒有找他們同行,大大表達不滿「你去與米甸人爭戰,沒有招我們同去」。這時基甸展現一個領袖的風範「我所行的豈能比你們所行的呢?以法蓮拾取剩下的葡萄不強過亞比以謝所摘的葡萄麼?」他選擇以低姿態,表示尊敬以法蓮支派的地位,同時也將殺死兩個米甸領袖「俄立、西伊伯」的功勞歸給他們「基甸說了這話,以法蓮人的怒氣就消了。」

二、基甸過河追趕
但是基甸的戰爭並沒有停在這裡,他越過約旦河,繼續追擊「到約但河過渡,雖然疲乏,還是追趕」,追趕米甸人的另外兩個王「西巴和撒慕拿」,他要畢其功於一役。然而沿路上同屬以色列的「疏割人」與「毘努伊勒人」,卻不肯提供食物與協助。但基甸與他的軍隊「坦然無懼」追殺了「十二萬拿刀的」,最後追上「西巴和撒慕拿」與他們的「一萬五千人」,完全的得勝。然而當他回來時,他責打「疏割人」,拆毀「毘努伊勒的樓,殺了那城裡的人」,讓河東支派與河西之間有了嫌隙。

三、國中太平四十年
因著基甸的功勞,以色列人請求基甸「願你和你的兒孫管理我們」,這意味著請基甸成為他們的王。但基甸說「我不管理你們,我的兒子也不管理你們,惟有耶和華管理你們。」這說法是正確的,因為上帝是他們真正的王,也是真正帶來得勝的那一位,但是基甸信仰的純正卻在此受到考驗。他雖沒有作王,卻過著如王一般的生活「有七十個兒子,有許多的妻」,他也給他的妾所生的孩子取名「亞比米勒」,意為「我的父親是王」。基甸的第二個敗筆是「製造了一個以弗得…以色列人拜那以弗得行了邪淫」,他在信仰上誤導了百姓。
雖然最後「國中太平四十年」,但他死後,百姓又陷入偶像,而他的家族也陷入爭權奪利的漩渦。
基甸作為一個領袖,有功有過。一個領袖要持守成功,就必須持守自己與上帝的關係。

默想

我是否在挑戰中能持守到底,除惡務盡?我是否在成功後,仍能謙卑自持,保守自己的生命,活出討主喜悅的生活?

回應

親愛的主:你是得勝的主,謝謝你樂於將得勝賜給屬你的人,幫助我在得勝的過程中,能持續倚靠你。在得勝之後,更珍惜寶貴與你的關係,讓我被保守在你的同在中,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同行。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