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靈修
2023/7/3起暫停
禱讀:列王紀下二十五: 18-30
2018/06/03 列王紀下二五:18-30

列王紀下25:18

護衛長拿住大祭司西萊雅、副祭司西番亞,和三個把門的,

列王紀下25:19

又從城中拿住一個管理兵丁的官(或作太監),並在城裡所遇常見王面的五個人和檢點國民軍長的書記,以及城裡遇見的國民六十個人。

列王紀下25:20

護衛長尼布撒拉旦將這些人帶到利比拉巴比倫王那裡。

列王紀下25:21

巴比倫王就把他們擊殺在哈馬地的利比拉。這樣,猶大人被擄去離開本地。

列王紀下25:22

至於猶大國剩下的民,就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所剩下的,巴比倫王立了沙番的孫子、亞希甘的兒子基大利作他們的省長。

列王紀下25:23

眾軍長和屬他們的人聽見巴比倫王立了基大利作省長,於是軍長尼探雅的兒子以實瑪利、加利亞的兒子約哈難、尼陀法人單戶篾的兒子西萊雅、瑪迦人的兒子雅撒尼亞,和屬他們的人都到米斯巴見基大利。

列王紀下25:24

基大利向他們和屬他們的人起誓說:你們不必懼怕迦勒底臣僕,只管住在這地服事巴比倫王,就可以得福。

列王紀下25:25

七月間,宗室以利沙瑪的孫子、尼探雅的兒子以實瑪利帶著十個人來,殺了基大利和同他在米斯巴的猶大人與迦勒底人。

列王紀下25:26

於是眾民,無論大小,連眾軍長;因為懼怕迦勒底人,都起身往埃及去了。

列王紀下25:27

猶大王約雅斤被擄後三十七年,巴比倫王以未米羅達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使猶大王約雅斤抬頭,提他出監;

列王紀下25:28

又對他說恩言,使他的位高過與他一同在巴比倫眾王的位,

列王紀下25:29

給他脫了囚服。他終身常在巴比倫王面前吃飯。

列王紀下25:30

王賜他所需用的食物,日日賜他一分,終身都是這樣。

關閉經文內容

巴比倫焚燒耶和華的殿

猶大來到了末時,西底家當政時,仍然輾轉於巴比倫與埃及的兩個強權之間,先知以西結形容這種情況如同猶大是「矮小的葡萄樹」,在兩隻大鷹,亦即巴比倫與埃及之間「其枝轉向那鷹…又有一大鷹,翅膀大,羽毛多。這葡萄樹…向這鷹彎過根來」左右逢源的結果,當然是兩邊不討好。

一、西底家第九年巴比倫圍攻

西底家果然在「第九年…背叛巴比倫王」,因此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率領全軍來攻擊耶路撒冷「對城安營,四圍築壘攻城」,這一圍就是三年。其中雖有埃及前來,巴比倫退兵的過程,但先知耶利米告訴西底家,巴比倫一定會再回來(參耶三七),果然如此。

二、西底家第十一年城破

到了「十一年…四月初九日」,城中已經有大饑荒,百姓都沒有糧食。這時「城被攻破」,王與兵丁都「從靠近王園兩城中間的門逃跑」,巴比倫軍隊追上西底家,把他帶他到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面前,尼布甲尼撒就「剜了他的眼睛」,把他帶到巴比倫去,這就是第三次被擄,也是最後的被擄,猶大從此亡國。

三、耶和華的殿被毀

巴比倫人進入耶路撒冷城,不但「拆毀耶路撒冷四圍的城牆」,「焚燒耶路撒冷的房屋」,「焚燒王宮」。並且「焚燒耶和華的殿」,並將「銅柱、銅海…都打碎了…一切銅器…都運到巴比倫去了」,殿中的器皿「無論金的銀的」也都劫掠一空。

至於百姓,分為兩批,一部分是「投降的…剩下的」都成了被擄之民。另一部分是「民中最窮的」,就被留下修理葡萄園,耕種田地。至此猶大不但亡國,耶路撒冷也滿目瘡痍。

先知耶利米看見如同廢墟一般的耶路撒冷,不禁掩面痛哭,寫下了耶利米哀歌,來哀悼耶路撒冷的痛苦與悲哀。但另一方面,他也想到「我們不致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他的憐憫不致斷絕。每早晨,這都是新的;你的誠實極其廣大!」上帝的慈愛、憐憫與信實是永不斷絕的,因此他說「我想起這事,心裏就有指望…我心裏說:耶和華是我的分,因此,我要仰望他。」(哀三21-24)

默想

我是否在患難痛苦中,仍然認定主的慈愛與憐憫,相信祂的信實,以致在哀痛中仍然思想仰望於祂?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的慈愛不斷絕,你的信實到永遠,每天你都預備新的恩典,讓我們無論處在何種境遇,都不停止仰望,讓我經歷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羞恥的真實。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