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靈修
2023/7/3起暫停
禱讀:傳道書九1~10
2016/06/25 傳道書九:1-10

傳道書9:1

我將這一切事放在心上,詳細考究,就知道義人和智慧人,並他們的作為都在 神手中;或是愛,或是恨,都在他們的前面,人不能知道。

傳道書9:2

凡臨到眾人的事都是一樣:義人和惡人都遭遇一樣的事;好人,潔淨人和不潔淨人,獻祭的與不獻祭的,也是一樣。好人如何,罪人也如何;起誓的如何,怕起誓的也如何。

傳道書9:3

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有一件禍患,就是眾人所遭遇的都是一樣,並且世人的心充滿了惡;活著的時候心裡狂妄,後來就歸死人那裡去了。

傳道書9:4

與一切活人相連的,那人還有指望,因為活著的狗比死了的獅子更強。

傳道書9:5

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也不再得賞賜;他們的名無人記念。

傳道書9:6

他們的愛,他們的恨,他們的嫉妒,早都消滅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們永不再有分了。

傳道書9:7

你只管去歡歡喜喜吃你的飯,心中快樂喝你的酒,因為 神已經悅納你的作為。

傳道書9:8

你的衣服當時常潔白,你頭上也不要缺少膏油。

傳道書9:9

在你一生虛空的年日,就是 神賜你在日光之下虛空的年日,當同你所愛的妻,快活度日,因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勞碌的事上所得的分。

傳道書9:10

凡你手所當做的事要盡力去做;因為在你所必去的陰間沒有工作,沒有謀算,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

關閉經文內容

跨越人生際遇的困惑/活著就有希望/豐富人生祕訣

v.17「就是智慧人雖想知道」,英譯「即使智慧人認為他知道了」。

人生像一部精彩絕倫的懸疑劇,只有導演及編劇知道劇情的發展,演員及觀眾不能測知下一幕將會如何。在劇終之前,許多情節看來是支離破碎不合邏輯,不知有何意義,任憑人如何猜測,都無法瞭解為何那人有如此遭遇。這是傳道者向我們描繪的人生,藉此他要傳達的信息是:


一、不要試圖以一貫的法則及定律、詮釋或猜測人生的際遇。

神的作為可不受法則的規範(v.17),也無前例可循。祂有絕對的主權,依祂自己的意旨行事(九1)。祂的「道在海中,祂的路在大水中,祂的腳蹤無人知道」(詩七十七19) 。因為「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賽五十五78)。神要人知道的事,自然會向人顯明,神不要人知道的事「任憑他費多少力都查不出來」(八17)。


所以基督徒當憑信心,跟隨神每一步的引領,而不是焦慮的想要掌握全盤人生細節。也勿期望每項遭遇,都有合理的解釋。真實的信心當如大衛所說,「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詩一三一1〜2)能如此安息的人是有福的!


二、不要對人生遭遇感到不平。

神非常公平,「凡臨到眾人的事都是一樣」(v.2)。好人生病,壞人也生病;義人遇患難,惡人也一樣(九2〜3)。義人有「不料」的遭遇,惡人也相同。不論人有何品德、信心、行為、敬虔的程度,都會遇見順境及逆境。雖然人的遭遇類似,但在義人(被神稱義的人)及惡人身上,卻會產生不同的果效。一切的遭遇,都在義人身上孕育豐盛的生命,卻使惡人行更多的惡。神給所有人同樣的機會,他們都要面對人生重擔及試探,好使人為自己的抉擇負責。


三、智慧義人,他們的腳步蒙神保守(九1)。

神兒女的一生雖也可能遇見兇惡災禍,他們的未來雖也充滿未知數,但在神慈愛的護理下,神要引導他們走義路(詩廿三3),「義人多有苦難,但耶和華救他脫離這一切。」(詩卅四19)「耶和華的眼目看顧敬畏祂的人,和仰望祂慈愛的人」(詩卅三18),「他雖失腳也不至全身仆到,因為耶和華用手攙扶他。」(詩卅七24)。


四、至於惡人,「活著的時候心狂妄,後來就歸死人那去了」(九3)。

惡人心中充滿驕傲、背逆、任性、魯莽且無智慧,他們狂妄,直到死為止。這樣的人生有何價值?傳道者一再重覆的呼籲,不要被人生際遇所困惑,人間沒有完全合理的事。不要期望以功利作為行善的報償,這不是神行事的法則。也不要認為惡人必有惡報,神的時間表是以永恆來度量的。即使人生是如此不美滿,神的兒女仍蒙神賜福、保守,但此福不一定是地上之福。在這如雲霧般的人生中,神的兒女應以信心之眼望穿雲霧,「住在地上以祂的信實為糧。」(詩卅七3)





1.對於未來常感焦慮不安嗎?從今天的信息我學習到如何面對未來?

2.從今天經文我學習到如何看待自己及別人那無法理解的遭遇?





親愛的主,幫助我活出真實的信心生活,不對未來憂慮,善用今天你所賜的機會,活出生命的意義。不被眼前的遭遇,及周圍的環境所困惑,每一天倚靠你的信實,堅忍的遵行你的旨意。







v.4「與一切活人相連的」,意指「在活人之中的」。

雖然人生充滿虛空、勞碌、不公,但傳道者仍然勸人珍惜生命,因為只要活著,生命就有希望(v.4)。不論一個人多麼邪惡,靠著神福音的大能都能改變。不論曾經多麼荒唐,若在基督,舊事已過,一切都變成新的了。神能將被蝗蟲吞吃的日子補還(珥二25),將愚昧的人變為有智慧,使軟弱的變剛強。神的恩典及慈愛,向那信祂的人,是十分浩大的,在神沒有難成的事。但人若死了,就再也沒有希望,他已從人生舞台下來,再也沒有機會重演了。一隻獅子雖有能力,若死了就沒有任何用處。而一隻狗雖不如獅子,若活著還能服務他的主人(v.4)。人活著,他的生命,總有用處;他的存在,一定有其意義。若死了,再大的雄心也無法施展。


活著比死強的第二個原因是,活人還有機會為自己的死作好預備(v.5)。因他還有機會反省思考生命目的,還能改正人生的錯誤,調整人生的方向。活人的特點是有良知,死人則「毫無所知」,也沒有機會為人生努力。所以人若不知反省、不求長進,自暴自棄,就和死人無異。


活著比死強的第三個原因是,活人還能享受生命,他還有得神賞賜的機會。神賜給他的那一份,他還有機會去經營。他有機會去愛與被愛,去喜樂、經驗。而死亡卻會終結生命一切的機會,奪取生命所有的盼望 (v.6) 。

傳道者在三章2節那,提到早已死了的人,勝過還活著的人,那是從人生經驗的磨難來看。而本段,他指出只要有生命就有希望,則是從生命力的潛能來看。因此我們可以想到,人的存在,到底是項盼望還是絕望?其關鍵在於人生終極的關懷是什麼?若志在人生的得失,必要失望;而若志在生命意義的實現,則「藉著聖靈的能力」,無論多麼無望的生命都「大有盼望」。因為神是「使人有盼望的神」(羅十五13)。


既然生命有如此的潛能,人就當「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要愛惜光陰…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弗五15〜17)。人生僅此一次,演壞了就再無機會重演了,豈能不慎?此外,傳道者的生命觀,也可幫助人,在遇到看來沒有指望的人生際遇時,仍充滿希望。





1.我對人生有什麼盼望?那些自殺、對人生沮喪、灰心的人為何絕望?從今天的經文我學習到如何幫助這樣的人?

2.傳道者提到生勝於死的原因有那些?這對我的生活有什麼提醒?





親愛的主,感謝你的恩典,拯救我脫離罪與死的權勢,且將永生賜給我,使我的生命充滿希望。懇求你幫助我,努力實現你賜給我的生命意義。不輕看自己,不浪費生命,活出你美麗的生命。







v.7「上帝已經悅納你的作為」,英譯「上帝現在悅納你所作的」。

前段傳道者勸人要珍惜生命,好好的活,等到死亡來臨那時,就再沒有機會了。本段則提出把握現今,善用人生的實際生活建議。這是他第五次的喜樂人生勸言(前四次在二24,三12〜13,五18〜20,八15)。如同耶穌基督在婚宴上使水變酒,傳道者也告訴我們,神能使虛空的人生變為充實。


一、喜樂的享受現在。(v.7)

無論作什麼都要「歡歡喜喜」,「心中快樂」,不要為明天憂慮,要為已擁有的喜樂滿足。不論是有多少,都要喜樂。「當我們將生命耗費在為未來做準備,而非享受眼前時,我們便把快樂延誤了。我們失去了欣賞和領受快樂的能力。」(註19)不要寄望征服百嶽才能快樂,以致歲月就在不停攀爬中渡過。喜樂的人生,是一面爬山一面享受,不論越小山、征大山,都倚靠神,用心迎接神同在的每一刻。


喜樂最重要的條件是確知神愛我、喜悅我 (v.7)。所以與神和好,不與神為敵,是喜樂的重要條件。神「預備喜樂是為正直人」(詩九十七11)。還有什麼比神的怒火更令人憂愁的呢?哦!神已悅納我所作的,再不用焦慮的去贏取自我的肯定。這是何等甜美的安息!

二、喜樂的見證。(v.8)

衣服潔白、頭上有膏油,是以色列人赴宴的裝扮。傳道者勸勉人天天要喜樂得像是慶祝特別的日子一樣。不可愁眉苦臉,使人以為神惡待你。也不可緊衣縮食,克苦自己,到毫無喜樂的地步,使人不羨慕作基督徒。要善用神所賜的恩典,讓自己及家人適度的享用,也不忘記其他人的需要。神若悅納我們,每一天都是值得慶賀的日子。


三、享受家庭生活。(v.9)

兒女賜給人是一福樂。使人在虛空、勞苦的人生,從家人相愛得著安慰、力量與喜樂。所以要將歡笑充滿你的家,「當同你所愛的妻」,所愛的夫、父母,和兒女,「快活度日」。現今許多家庭,沒有愛只有恨,沒有歡笑只有眼淚,家像牢獄、像旅館,真是何苦!白白的浪費了神所賜的福份。傳道者的話也提醒我們,你的另一半才是陪你共度喜樂人生的良伴,不要等到兒女長大,現在就要與他(她)「快活度日」!


四、善用才幹,殷勤工作。(v.10)

工作不限養家活口,凡你發現了「當做的事」,就「要盡力去作」。乘著你還能計劃,還能貢獻你知識、技巧的時候、趕緊工作服事。主耶穌也說,「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作工了。」(約九4)什麼是基督徒「當做的事」?要仔細思考,切莫浪費生命於「不當做的事」上。聖經反對遊手好閒、好吃懶做 (弗四28)。


傳道者告訴人什麼是充實有意義的人生。就是:與神有美好的關係,與家人相愛,貢獻一己所長於有意義的事上,並喜樂的享受神所賜的福份。這是全方位平衡的生活。





1.檢討目前的生活狀況,是否平衡?為何應該平衡?我應當在何處調整?

2.我是否享受我目前的生活並感到滿足喜樂?基督徒為什麼無論何時何景況皆應喜樂?





親愛的主,感謝你讓我看見,有意義的人生不是有成就,而是喜樂的愛當愛的人,做當做的事。而快樂也不是因為擁有多少,而是因你已經悅納我,又喜悅我所做的。感謝你,使我能在虛空的人生,因你喜樂,因你滿足,因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