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靈修
2023/7/3起暫停
禱讀:傳道書四1~6
2016/06/10 傳道書四:1-6

傳道書4:1

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欺壓。看哪,受欺壓的流淚,且無人安慰;欺壓他們的有勢力,也無人安慰他們。

傳道書4:2

因此,我讚歎那早已死的死人,勝過那還活著的活人。

傳道書4:3

並且我以為那未曾生的,就是未見過日光之下惡事的,比這兩等人更強。

傳道書4:4

我又見人為一切的勞碌和各樣靈巧的工作就被鄰舍嫉妒。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傳道書4:5

愚昧人抱著手,吃自己的肉。

傳道書4:6

滿了一把,得享安靜,強如滿了兩把,勞碌捕風。

關閉經文內容

面對欺壓/人生的驅動力

v.2「勝過」,英譯「比…快樂」。

所羅門是一位智慧的王,也是位仁慈愛民的王。他在前段表達出對不公義官長的憤慨,在此則顯露出與哀哭的人同哭的情懷,他的心深切的憐憫著那些被欺壓的人。「欺壓」一詞於舊約多指對人錢財、物品、產業的勒索侵佔與搶取毫奪。


傳道者看見人生的陰暗面。在那,人運用權勢作為圖利的工具,強權勝過了正義;弱者在其下,任由宰割而無力抵抗。不單如此,旁觀者因畏懼權勢,非但不敢挺身而出,甚至無力安慰那些受欺壓的人,任由他們在絕望中哀哭。這種墮落人性所導致的人間慘象,深深的觸動著傳道者的心。他為那些活在絕望無力中的人嘆息,因他們活在痛不欲生之中。而已死的人或尚未出生的人,倒比他們幸福多了 (v.2〜3)。已死的人不必再經歷痛苦的人生,尚未出生的人,不會行惡,也不會經歷惡事。


傳道者所描繪的黑暗人生現象,究竟顯示了人性那些問題?這些現象背後的根源又是什麼?我們會發現,是物慾對人的綑索,以及人類對物質生活的依賴。欺壓者運用強權以圖利,不外因貪婪;旁觀者不伸張正義的明哲保身,也不外是恐懼對己有損;至於被欺壓者的悲傷絕望,則常是因生活的無依。


主耶穌警告人「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太六24),當財富成為人的偶像,人心就受其轄制奴役,不能逃脫,有了還要貪。「金錢背後有一股不能控制的力量,是誘惑人的、欺騙人的,這個力量要求我們作出完全的委身。」(註6)它使人失去理性,泯滅良心,阻礙與神的關係。基督徒最需要克服的,是對缺乏的恐懼,及生活的不安全感,而醫治之道乃在「信心」。


面對此種看似無望與無解的人間普遍事實,神期望祂的兒女如何回應?當代福音派代言人斯托得牧師(John Stott),在「當代基督教與社會」一書中說:「我們福音派人士過去大半是不負責任的逃避者;在教會中彼此團契相交,比到外面冷酷無情,甚至帶仇恨的環境中服事要舒服得多」,「社會行動是傳福音的結果,也是其橋樑…因為我們的神不僅關心『聖事』,也關心『俗事』,關心祂的子民,也關心萬民…祂關心的程度是願意付上道成肉身與十字架的代價,所以我們必須委身,在逼迫處去行神的公義,在濫用權力處表現服務精神,在自私面前流露愛…」(v.7)。因為「祂為受屈的伸冤,賜食物與飢餓的,耶和華扶起被壓下的人…耶和華保護寄居的,扶持孤兒寡婦…」(詩一四六7〜9)。面對四圍被欺壓之事,我們是視而不見呢?或是感嘆無行動?亦或是願委身作個好撒瑪利亞人,去減少這世界的傷痛,以行動彰顯神的公義與慈愛。





1.我們的社會那些人是在經濟上被欺壓的人?我們應當如何關懷他們?

2.當我自己受到欺壓之時,當如何面對以表現我的信仰?





親愛的主,幫助我作個好撒瑪利亞人,能盡我的力量,去安慰幫助弱勢族群及周圍有需要的人。使我不以無能為力作藉口,推卸己任;也使我不因看不見改善,而冷漠絕望。幫助我「在憎恨之處播下你的愛,在絕望之處播下你的盼望,在傷痛之處播下你的寬恕,在幽暗之處播下你的光明。」







v.4 「各樣靈巧的工作」,意各樣的才幹、技巧、工作成就。

「被鄰舍嫉妒」,英譯「出自與鄰舍的爭競、嫉妒」。

今日社會推崇有「企圖心」之人,企圖心成為強大的驅動力,促使人力求表現,這在心理學上稱為「成就動機」。傳道者在這段經文提出另一人生虛空的現象:他發現人類的成就動機來自「嫉妒」,也就是爭競。


「嫉妒」,或又稱「好勝心」,成為人生不斷向上攀爬的原動力。許多人所以努力工作,是為爭競。掌聲與獎牌,成為選手參賽的激勵力量,企業也以競爭來刺激員工的好勝心。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主導著人類的活動,傳道者指出這是虛空!


人生的意義等於人生的目標及動機。人想從人生得著什麼,就追求什麼,而他因此所獲得的,就成為他人生的意義。同樣的奮力工作,卻可能因不同的動機,而獲得不同的人生意義與生命果實。


若嫉妒、爭競成為主要的成就動機,那人所得的不過是「今生的驕傲」(約壹二16),除了滿足自我的虛榮外並無永恆的意義。基督徒的人生目的是榮耀神;努力工作,投入我們才幹的唯一目的,是為討神的喜悅,彰顯神的榮耀。人若為此動機而生活,所得的就有永存的價值和意義。


人行事是因神聖的動機,或為世俗慾望,將成就截然不同的人生,因動機影響人生每一抉擇。「當神與其他一切在人心中競勝時,人所選擇的乃是他品格最清楚的考驗。」(註8)愛慕神的人,神不但是他的目標,也是動機及方法。


出於嫉妒的雄心固然錯誤,另一種的極端也同樣的錯誤,就是毫無企圖心的愚味人(v.5)。懶惰的人似乎一無所求,但也一無所成,其結果是消耗自己的生命而一無所獲。惰性是不長進的原因之一,也是聖經所責備的罪。


傳道者的勸誡是,既不要淹沒於野心之中,也不要毫無野心,而是以平安喜樂為準則。「滿了一把得享安靜,強如滿了兩把,勞碌捕風」。所以當我們忙碌的結果,卻感到失去平安喜樂,可能就是我們已為野心所奴役,神已悄悄的被「我」所代替,「自我」已成了我們心中的偶像了。當心中充滿競爭的焦慮、敵意、怒氣、沮喪、豪無平安時,那就是檢查我們動機的時候了。「嫉妒」導致不平與失去喜樂,不僅會發生在世俗的工作中,也會在所謂的「服事」中。只要人「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詩十六4)





1.檢查促使我努力工作以求表現的真正動機是什麼?當我看到別人的成就、財富比我高時,我的感受是什麼﹖

2.我選擇工作機會的主要考量是什麼?當一個工作能給我「兩把」,而另一個工作只能給「一把」時,我如何選擇?





親愛的主,我寧願有耶穌勝於稱揚,我寧願忠於主、滿足主心意,我寧願有耶穌勝於美名。我寧願有主,跟隨主前行。當我的心羡慕你以外的事物時,懇求主開我眼,並奪我心,願我一生別無所求,只求主的旨意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