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靈修
2023/7/3起暫停
禱讀:哥林多後書五11~21
2015/02/08 哥林多後書五:11-21

哥林多後書5:11

我們既知道主是可畏的,所以勸人。但我們在神面前是顯明的,盼望在你們的良心裡也是顯明的。

哥林多後書5:12

我們不是向你們再舉薦自己,乃是叫你們因我們有可誇之處,好對那憑外貌不憑內心誇口的人,有言可答。

哥林多後書5:13

我們若果顛狂,是為神;若果謹守,是為你們。

哥林多後書5:14

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

哥林多後書5:15

並且他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

哥林多後書5:16

所以,我們從今以後,不憑著外貌(原文作肉體;本節同)認人了。雖然憑著外貌認過基督,如今卻不再這樣認他了。

哥林多後書5:17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哥林多後書5:18

一切都是出於神;他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

哥林多後書5:19

這就是神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

哥林多後書5:20

所以,我們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神藉我們勸你們一般。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與神和好。

哥林多後書5:21

神使那無罪的(無罪:原文作不知罪),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

關閉經文內容

新造的人

一、支搭帳棚的人生(1節)




1.支搭帳棚:帳棚乃比喻我們血肉之體在世的短暫,正如亞伯拉罕在異地幾次支搭與拆掉帳棚。我們的人生如客旅暫時寄居在地上,我們的身體也像帳棚一樣,住一短暫時間就要拆毀。


2.永存的房屋:這是比喻我們復活以後的身體。帳棚是簡單易壞,房屋是美觀耐久的。




二、嘆息勞苦的人生(2,4節)


1.受限的嘆息:我們的身體是那樣軟弱與限制,我們在時空上、精力上也是那樣有限,罪惡所帶來普世人心那樣可怕的影響。我們嘆息!萬物也在嘆息!


3.創造性的嘆息:感謝主,因主的救贖,我們越過了消極悲痛性的嘆息,我們不在悲觀中過活,更不在厭世中「願意脫下這個」短暫人生(4節)。我們在嘆息中,有積極的「深想得……」(2節),有美好的盼望――「願意穿上那個」(4節)。正如羅馬書八章23節中所寫,「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也……心裏嘆息,等候得兒子的名份,乃是我們的身體得贖。」你有這創造性的嘆息嗎?




三、確定盼望的人生(1節)


1.我們原知道(1節):這不是一種信仰的猜測,也不是一種宗教的推論,當然也不是人心靈的一個期待,而是神確定的啟示。你對這啟示,信心中確實知道嗎?


2.必得神所造(1節),必要在基督台前(10節):保羅不是說「可能得」,而是「必得」;不是說「希望要」,而是「必要」。




四、得勝死亡的生命(4節)


1.死亡!別狂傲:必死的被生命吞滅了(4節),面對死亡,不是「我們喪命」,而是「死亡喪命」。我們不但得復活生命,而且有衣可穿(不至赤身)(3節),有屋可住(1節)。


2.為此培植我們的是神(5節):是神把永恆的生命、永存的房屋、永恆的賞賜給我們,一切是神所做成的。


3.賜聖靈給我們作憑據(5節):神賜聖靈給我們,是我們勝過死亡、得復活生命的憑據。




五、坦然無懼的人生(6,8節)


1.時常坦然無懼:第三章12節提到:「我們既有這樣的盼望,就大膽講說」,第四章兩次提「不喪膽」(1,16節),本段中兩次提「坦然無懼」。若「死」都不怕,還有什麼可怕的?


2.在肉身中與主仍有距離(6節),但經過死亡卻與主同住,這是「好得無比」的。




六、憑信生活的人生(7節)


面對將來屬天的應許,我們不能憑眼見,我們必須以確實的信心相信。信心的艱難在此,信心的價值更在此。


七、討主喜悅的人生(9節)


復活的盼望、坦然無懼的確據,不是叫我們生活隨便,更不是隨波逐流,而是使我立志向討主喜悅。




八、基督台前的人生(10節)


我們永世的價值與賞賜,完全與今世暫時的生活有關。


回應


主啊,我立志在今生、永世都單討主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