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5:1
風聞在你們中間有淫亂的事。這樣的淫亂連外邦人中也沒有,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繼母。
哥林多前書5:2
你們還是自高自大,並不哀痛,把行這事的人從你們中間趕出去。
哥林多前書5:3
我身子雖不在你們那裡,心卻在你們那裡,好像我親自與你們同在,已經判斷了行這事的人。
哥林多前書5:4
就是你們聚會的時候,我的心也同在。奉我們主耶穌的名,並用我們主耶穌的權能,
哥林多前書5:5
要把這樣的人交給撒但,敗壞他的肉體,使他的靈魂在主耶穌的日子可以得救。
哥林多前書5:6
你們這自誇是不好的。豈不知一點麵酵能使全團發起來麼?
哥林多前書5:7
你們既是無酵的麵,應當把舊酵除淨,好使你們成為新團;因為我們踰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
哥林多前書5:8
所以,我們守這節不可用舊酵,也不可用惡毒(或作:陰毒)、邪惡的酵,只用誠實真正的無酵餅。
哥林多前書5:9
我先前寫信給你們說,不可與淫亂的人相交。
哥林多前書5:10
此話不是指這世上一概行淫亂的,或貪婪的,勒索的,或拜偶像的;若是這樣,你們除非離開世界方可。
哥林多前書5:11
但如今我寫信給你們說,若有稱為弟兄是行淫亂的,或貪婪的,或拜偶像的,或辱罵的,或醉酒的,或勒索的,這樣的人不可與他相交,就是與他吃飯都不可。
哥林多前書5:12
因為審判教外的人與我何干?教內的人豈不是你們審判的麼?
哥林多前書5:13
至於外人有神審判他們。你們應當把那惡人從你們中間趕出去。
關閉經文內容教會的懲治
本章保羅論到教會應懲治犯罪的信徒。
一、風聞與確聞(1節)
中文聖經譯為「風聞」,與原文略有出入,大半英文譯本都翻成「確聞」。我們相信保羅不會因不太準確的風聞,就做如此厲害的判斷與懲治。我們在教會中,不可以「風聞」就公開厲害的懲治。
二、罪惡與哀痛
淫亂是可怕的罪(1節),收繼母為妻,不但是淫亂,更是亂倫。
1.自誇(6節):亂倫是「個人的罪」,但教會不哀痛,反自高自大地誇口說,他們能包容這樣的人。這種包容,不是美德,而是姑息養奸,是「教會的罪」。
2.哀痛(2節):那裏有罪,那裏就有神的哀痛。我們對「罪」應有哀痛的心,對「教會的罪」應更加哀痛。保羅說:「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林後十一29)你對罪是否有哀痛的心?
三、教會的懲治
1.哀痛(2節):哀痛是一種愛的懲治。ㄧ個較敏感的信徒,會因別人為他哀痛,就立時悔改。
2.判斷(3節):我們不可隨便論斷人(林前四5),但我們對是非對錯,必須做明確的判斷。這種明確迅速的判斷,能嚇阻罪惡的蔓延與擴大。
3.禁止聖餐(11節):這裏的吃飯應指聖餐。他們當時的聖餐與吃飯是連在一起的(林前十一21〜22)。對於犯罪又不肯悔改的人,應先禁止他們參與擘餅紀念主。
4.不與他交往(9,11節):一個人若犯明顯的罪,受到愛心明確的勸誡,卻依然我行我素,弟兄姊妹應暫停與他交往。
5.趕出去(2,13節):「趕出」就是開除的意思,當一個罪人拒絕讓神趕出他裏面的「罪」,教會的懲治就是要把這樣的人,連「人」帶「罪」一齊趕出去。你是否包容罪在你心裏?
6.交給撒但(5節):不是指把靈魂交給撒但,任它宰割,而是指任憑他的肉身遭受撒但的攻擊。這懲治積極的意義是盼望他肉身受苦後,能悔改,以致靈魂繼續得享救恩。
四、相交與審判
1.相交(9節):信徒間不要彼此論斷,反要彼此相交、彼此相愛、彼此扶持、彼此饒恕,這是肢體生活的常態。
2.審判(12節):教會在特殊情況下,不但應明確「判斷行這事的人」(3節),也應對教內中行這事的人,給予明確嚴厲的審判。
五、麵酵的比喻
1.一點與全團(6節):我們為何需要厲害地對付罪?因為包容罪,等於是縱容更多的罪;因為不對付一個人的罪,會使整體陷入罪中。這也是為何神那樣厲害對付舊約的亞干,以及新約的亞拿尼亞、撒非喇夫婦的原因。
2.舊酵與新團(7節):耶穌已經為我們的罪死,我們必須除淨舊酵,成為新團,除掉惡毒邪惡的酵,只用誠實真正的無酵餅。你心裏是否仍有一點的舊酵?除淨它吧!
回應
求主趕出、除淨我內心的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