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靈修
2023/7/3起暫停
禱讀:以斯帖記四4~17
2014/08/31 以斯帖記四:4-17

以斯帖記4:4

王后以斯帖的宮女和太監來把這事告訴以斯帖,他甚是憂愁,就送衣服給末底改穿,要他脫下麻衣,他卻不受。

以斯帖記4:5

以斯帖就把王所派伺候他的一個太監,名叫哈他革召來,吩咐他去見末底改,要知道這是甚麼事,是甚麼緣故。

以斯帖記4:6

於是哈他革出到朝門前的寬闊處見末底改。

以斯帖記4:7

末底改將自己所遇的事,並哈曼為滅絕猶大人應許捐入王庫的銀數都告訴了他;

以斯帖記4:8

又將所抄寫傳遍書珊城要滅絕猶大人的旨意交給哈他革,要給以斯帖看,又要給他說明,並囑咐他進去見王,為本族的人在王面前懇切祈求。

以斯帖記4:9

哈他革回來,將末底改的話告訴以斯帖;

以斯帖記4:10

以斯帖就吩咐哈他革去見末底改,說:

以斯帖記4:11

「王的一切臣僕和各省的人民都知道有一個定例:若不蒙召,擅入內院見王的,無論男女必被治死;除非王向他伸出金杖,不得存活。現在我沒有蒙召進去見王已經三十日了。」

以斯帖記4:12

人就把以斯帖這話告訴末底改。

以斯帖記4:13

末底改託人回覆以斯帖說:你莫想在王宮裡強過一切猶大人,得免這禍。

以斯帖記4:14

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致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

以斯帖記4:15

以斯帖就吩咐人回報末底改說:

以斯帖記4:16

「你當去招聚書珊城所有的猶大人,為我禁食三晝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我若死就死吧!」

以斯帖記4:17

於是末底改照以斯帖一切所吩咐的去行。

關閉經文內容

以斯帖臨危受命

路得與以斯帖


聖經有兩卷書是以女人的名字作為書卷名:路得記與以斯帖記。路得是嫁入猶太人家族的外邦女子,而以斯帖則是嫁給外邦人的猶太女子。路得是嫁到家道中落的貧困家庭,而以斯帖則是被送進富麗堂皇的皇宮中。兩人所以被列入聖經記載中,是因為她們都攸關著猶太人的命運,甚至全人類的救恩。


以斯帖受詔選入皇宮,獲皇帝青睞,升為皇后,在這次的危機中,因她的介入,終於使其同胞化險為夷,在充滿敵意的土地上,絕處逢生。




末底改求助以斯帖(四4〜17)


以斯帖原先有些遲疑、為難,因為她已經有三十日未蒙皇帝召見,可能已經失寵。她最初似乎擔心自己的禍福,過於猶太人的生死,末底改卻很強勢地給她兩個選擇:冒死去見王(四8);或閉口不言,使她和父家的人喪生(四14),使得以斯帖沒有轉圜的餘地。末底改對以斯帖的態度也反映出猶太人在逆勢中的信心與爭取生存機會的決心。


14節「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致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成為本書的鑰節,不但強調人在危難、困頓中的責任與行動,更是凸顯神的眷顧、供應、預備、掌控的作為與權柄。本書作者一開始就表明,以斯帖被選為王后即是神用來預備拯救猶太人的方式。「從別處得解脫」(四14)應該就是指神的解救。


「我若死就死吧!」(四16)表明了以斯帖的順服意願、勇敢決心,當下就採取配合的行動,不但要求全書珊城的猶太同胞集體禁食,她自己與宮女也要一同參與這場爭戰。根據猶太人的傳統,禁食通常伴隨著禱告(撒下十二16〜17;拉八23;耶十四12;但九3)。

神的掌權、護理,也需人的行動、責任。


默想


14節「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這句話是否曾帶給你壓力、威脅?或是勉勵人在黑暗、絕望中仍能沉穩、伺機而動?以斯帖由柔弱的被保護者變成主動、勇敢的事件掌控者,對我們有什麼提示?


回應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林後四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