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靈修
2023/7/3起暫停
禱讀:撒母耳記下二1~11
2014/05/31 撒母耳記下二:1-11

撒母耳記下2:1

此後,大衛問耶和華說:我上猶大的一個城去可以麼?耶和華說:可以。大衛說:我上哪一個城去呢?耶和華說:上希伯崙去。

撒母耳記下2:2

於是大衛和他的兩個妻─一個是耶斯列人亞希暖,一個是作過迦密人拿八妻的亞比該─都上那裡去了。

撒母耳記下2:3

大衛也將跟隨他的人和他們各人的眷屬一同帶上去,住在希伯崙的城邑中。

撒母耳記下2:4

猶大人來到希伯崙,在那裡膏大衛作猶大家的王。有人告訴大衛說:葬埋掃羅的是基列雅比人。

撒母耳記下2:5

大衛就差人去見基列雅比人,對他們說:你們厚待你們的主─掃羅,將他葬埋。願耶和華賜福與你們!

撒母耳記下2:6

你們既行了這事,願耶和華以慈愛誠實待你們,我也要為此厚待你們。

撒母耳記下2:7

現在你們的主─掃羅死了,猶大家已經膏我作他們的王,所以你們要剛強奮勇。

撒母耳記下2:8

掃羅的元帥尼珥的兒子押尼珥,曾將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帶過河,到瑪哈念,

撒母耳記下2:9

立他作王,治理基列、亞書利、耶斯列、以法蓮、便雅憫,和以色列眾人。

撒母耳記下2:10

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登基的時候年四十歲,作以色列王二年;惟獨猶大家歸從大衛。

撒母耳記下2:11

大衛在希伯崙作猶大家的王,共七年零六個月。

關閉經文內容

大衛作猶大王

現在大衛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掃羅不再追殺,雖然掃羅的兒子暫時被立為王,但以色列人其實是處在無王的狀態下,猶大支派首先膏大衛為王。




一、大衛上希伯崙去


在掃羅死後,大衛求問耶和華是否可以離開洗革拉,也不再做亞吉的傭兵,他希望可以重返故土猶大――「我上猶大的一個城去可以嗎?」耶和華引導他去到「希伯崙」(1節)。希伯崙是猶大的重鎮,它是迦勒在八五高齡親自征討下來的城池,將其中高大的亞衲族人趕出。「希伯崙」的意思是「聯合」。大衛果然在此城不但聯合了猶大支派,日後也在此聯合了以色列眾支派。




二、猶大人在希伯崙膏大衛作王


我們還記得大衛在流亡期間,保護過猶大地,也與那地的長老們交好,因此猶大支派首先來到希伯崙――「膏大衛作猶大家的王」(4節)。




接下來,大衛做了一件事,非常具有指標意義,他聽見「葬埋掃羅的是基列‧雅比人」之後,他就差人去見基列‧雅比人,誇讚他們――「你們厚待你們的主――掃羅……願耶和華賜福與你們……我也要為此厚待你們。」(5~6節)我們看見大衛懲罰殺死掃羅的人,卻褒揚厚葬掃羅的人,大衛一再表明他與掃羅之死無關涉,並且他也看重這些人與掃羅原本的情誼,現在他無意與這些人為敵,反到願意與他們結交。同時大衛也告知他們「猶大家已經膏我作他們的王」(7節),並要基列人――「你們要剛強奮勇」,這等於拍拍他們的背,以表示好,也表明主權。




三、伊施波設在瑪哈念作王


然而掃羅王朝仍在約旦河東殘存一段時間。掃羅的元帥「押尼珥」,將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帶過河,「到了瑪哈念,立他作王」(8~9節),治理基列、亞書利、耶斯列、以法蓮、便雅憫,和以色列眾人。這個王朝只維持了「二年」,而大衛在希伯崙作王「七年零六個月」(11節)。其中的差距可能是在大衛作王之後,押尼珥才立伊施波設為王,同時當伊施波設死後一段日子,以色列眾支派才來擁戴大衛。


默想


我是否在被提昇負更高責任時,能夠有足夠的氣量容人,無論原本助我或阻我的人們?我是否能以德服人,舉才唯賢,開誠佈公的給予眾人機會?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高舉非從東,非從西,乃從你而來;幫助我在被提昇到更重要位置時,能有不一樣的眼光,不一樣的度量,有更高的格局與承擔,好叫我在新的位置上能說對的話,做對的事,能夠成為真正有承擔力的領袖。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