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靈修
2023/7/3起暫停
禱讀:詩篇六九19~3
2012/08/25 詩篇六九:19-3

獻上神喜悅的祭

本篇詩人的描述是多麼的深刻和貼切,雖然我們今日在自由世界中所受的困苦不一定有如詩人所描寫的那麼艱難或可怕,但是我們從詩人的分享裡,有另外一方面的看見,從22-28節當中,詩人有不少的『願』,當我們細看詩人所祈願的,我們會有很大的震驚;不知是筆者的偏見或是過往教會生活裡的教導,總是要我們不要以惡報惡,更不要說是咒詛了,這幾節中詩人的『願』有點像咒詛;有一篇詩篇特別教導我們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免得我們同惡人一樣作惡(詩卅七8)。所以,我們要從另外的角度來看這幾個願,相信許多弟兄姊妹如筆者一樣,當受了不公平的對待時或是如詩人所言的苦境中時,我們可能就忍了下來,但是心中是否真的放的下來呢?從這一篇詩篇中,至少我們看見詩人在心理上是健康的,一方面,他清楚、深刻的描述了他所受的苦境,他苦境中的光景;另一方面,他也表達出了他對這些造成他陷在苦境中的人的不滿,不過,我們看見他表達的對象是神,而不是人,他也不是將這些的垃圾堆放在他自己的心裡,而是向神述說。

這樣的表達是咒詛嗎?當神在基利心山向百姓宣告祝福,在以巴路山宣告咒詛(申廿七);神是為了要咒詛以色列百姓嗎?不,其實神在以巴路山上的宣告,可以說是一種警告的方式,是警戒百姓們不要得罪神。而詩人在22-28節的『願』,是他的咒詛嗎?當他用禱告的方式向神述說時,好像是一種看見,看見這些惡人的結局如何,看見他們雖然能聚眾、設謀為要傷害神的百姓,但總不能成功;詩人能有這樣的看見,還是從他對神的認識而來,對神的信心而來。

當詩人將目光轉回自己時,雖然他仍是看到自己是困苦憂傷時(v.29),但信心裡,他向神的禱告就有了把握,他相信神的救恩已將他安置在高處(v.29),他被神所保護著了。我們怎麼會有這樣的看見呢?因為之後他禱告的內容及方向改變了。這是我們最需要向詩人學習的,當他信心眼睛望見了,他的口就開始說出讚美的言語,一點也沒有疑惑及猶豫了。

什麼樣的祭物可以滿足神的心呢?詩人在這裡再次的告訴我們:以詩歌讚美神的名,以感謝稱祂為大(v.30),這便叫耶和華喜悅(v.31);叫謙卑人看見了可以喜樂,叫尋求神的人,心可以甦醒(v.32)。從詩人的分享中,我們隨著他的筆,經歷了他內心的掙扎,看見了他的苦境,也看見了他的執著,堅持依靠神,堅持在神的法則裡,因為這樣信心的堅持,就可以向神發出讚美的言語來回應神,就能向神獻上最美的祭,是使神喜悅的祭。為什麼詩人能這麼準確的回應神呢?他提出了二個理由,也是他對神的認識:因為耶和華聽了窮乏人,不藐視被囚的人(v.33);因為神要拯救…(v.35)。


默想


反省自己對神的認識如何影響對神的態度及生活的態度。


回應


主,願我如同你所造的天、地、海和萬物那樣的常將讚美如祭獻在你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