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62:1
(大衛的詩,照耶杜頓的作法,交與伶長。)我的心默默無聲,專等候 神;我的救恩是從他而來。
詩篇62:2
惟獨他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他是我的高臺,我必不很動搖。
詩篇62:3
你們大家攻擊一人,把他毀壞,如同毀壞歪斜的牆、將倒的壁,要到幾時呢?
詩篇62:4
他們彼此商議,專要從他的尊位上把他推下;他們喜愛謊話,口雖祝福,心卻咒詛。(細拉)
詩篇62:5
我的心哪,你當默默無聲,專等候 神,因為我的盼望是從他而來。
詩篇62:6
惟獨他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他是我的高臺,我必不動搖。
詩篇62:7
我的拯救、我的榮耀都在乎 神;我力量的磐石、我的避難所都在乎 神。
詩篇62:8
你們眾民當時時倚靠他,在他面前傾心吐意;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細拉)
詩篇62:9
下流人真是虛空;上流人也是虛假;放在天平裡就必浮起;他們一共比空氣還輕。
詩篇62:10
不要仗勢欺人,也不要因搶奪而驕傲;若財寶加增,不要放在心上。
詩篇62:11
神說了一次、兩次,我都聽見:就是能力都屬乎 神。
詩篇62:12
主啊,慈愛也是屬乎你,因為你照著各人所行的報應他。
關閉經文內容我的心,專等候耶和華
詩篇令我們百讀不厭的最大原因,就是她是與我們貼近的,雖是很多很多年前的作品,甚至時連作者為何人都不太知道,更不要說是時代背景了,但是詩人的信息,就好像是對我說的,是對我這個時候說的。在這階段詩篇禱讀的內容,筆者將刻意不去探討時代背景,筆者期望從三個方面來思想詩篇的信息,第一,我能從這篇詩篇中對神有更深刻的認識與體驗嗎?第二,詩人如何認識神?第三,詩人如何回應神?詩篇內的信息是非常的豐富,但筆者期待以這三個主要目的為這本詩篇禱讀的寫作方向及方式,希望對使用的弟兄姊妹有幫助,也願主祝福。詩人在此描述了一個外在的環境,基督徒在這世上所面臨的情況與詩人所描述的常是非常的貼近,所以我們讀的時候,覺得很安慰,因為覺得被了解,主知道你的光景,詩人很清楚的描述了他的景況,但是他並沒有受他所看見的影響,為什麼?為什麼許多時候基督徒在艱難的情境之下,很容易失去了信心呢?從這篇詩篇中,我們至少可以看見二個原因,第一,我們對於客觀環境的認識和了解不夠準確。一般基督徒面對環境大多有二種態度,一是過份的悲觀,以致非常的灰心及沮喪,這正順了魔鬼的心意,牠不需要做什麼,我們就已一蹶不振了,牠只要繼續加強我們悲觀消積的思想即可。另一種態度是過份的樂觀,凡事都沒有問題,但是我們要問的是,對於實際的情況是否清楚的了解呢?有時我們的樂觀會造成其他人的困擾,大部分這種情況時,對神依靠的態度也就相對淡化了,因為他淡化了問題,也減少了對神依靠的心。但是在這篇詩篇中,詩人讓我們看見了什麼?我們看到了他所認清的客觀事實,如我們知道『大家』都要攻擊我,想要把我毀壞,我可能已經嚇死了,我可能會非常的傷心、難過,為什麼我努力建立人際關係,與人親近,竟然徒勞?到底誰可以信任呢?(v.4)有什麼因素可以令詩人在這麼艱難的環境中,仍然不失了信心呢?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對神的認識。他對神的認識成了他信心的糧食,是他信心的根基(來十一1)。詩人列出了三方面,他對神的認識:第一,救恩是從神而來(v.1),所以他不害怕。我們如何能在危險的情況時,仍能不動搖我們的信念呢?初代教會的信徒在競技場面對獅子時,為何能唱詩呢?第二,因為盼望是從神而來(v.5),所以他必不動搖。第三,能力、慈愛都屬乎神(v.11-12)。這是詩人對神的認識。詩人的態度又如何呢?我們的態度會影響我們所能支取到的恩典,不是神沒有恩典,不是我們不相信如上所言,我們支取不到的原因常是我們的態度。詩人的態度是什麼?第一,我的心默默無聲(v1,5)。影響我們支取神恩典的禍首就是我們心中的不滿,口中的埋怨。第二,專等候神(v.1,5)。神必會按著祂的時間表行事,能繼續等候下去的原因是神所賜給我們的『盼望』(v.5)。第三,神說了…,我都聽見(v.11)。你會如何聽神的話呢?『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處的』(提後三16)。學習聽神的話第一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讀』聖經,不是看聖經,乃是讀出聲音來,除非我們先熟悉神已啟示的話,否則我們很難學會聽神的聲音。
默想
試想過往自己蒙恩的原因及未能蒙恩的原因是那些?
回應
主阿!求你幫助我,學習默默無聲的專等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