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7:1
摩西立完了帳幕,就把帳幕用膏抹了,使他成聖,又把其中的器具和壇,並壇上的器具,都抹了,使他成聖。
民數記7:2
當天,以色列的眾首領,就是各族的族長,都來奉獻。他們是各支派的首領,管理那些被數的人。
民數記7:3
他們把自己的供物送到耶和華面前,就是六輛篷子車和十二隻公牛。每兩個首領奉獻一輛車,每首領奉獻一隻牛。他們把這些都奉到帳幕前。
民數記7:4
耶和華曉諭摩西說:
民數記7:5
你要收下這些,好作會幕的使用,都要照利未人所辦的事交給他們。
民數記7:6
於是摩西收了車和牛,交給利未人,
民數記7:7
把兩輛車,四隻牛,照革順子孫所辦的事交給他們,
民數記7:8
又把四輛車,八隻牛,照米拉利子孫所辦的事交給他們;他們都在祭司亞倫的兒子以他瑪手下。
民數記7:9
但車與牛都沒有交給哥轄子孫;因為他們辦的是聖所的事,在肩頭上抬聖物。
民數記7:10
用膏抹壇的日子,首領都來行奉獻壇的禮,眾首領就在壇前獻供物。
民數記7:11
耶和華對摩西說:眾首領為行奉獻壇的禮,要每天一個首領來獻供物。
民數記7:12
頭一日獻供物的是猶大支派的亞米拿達的兒子拿順。
民數記7:13
他的供物是:一個銀盤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個銀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聖所的平,也都盛滿了調油的細麵作素祭;
民數記7:14
一個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滿了香;
民數記7:15
一隻公牛犢,一隻公綿羊,一隻一歲的公羊羔作燔祭;
民數記7:16
一隻公山羊作贖罪祭;
民數記7:17
兩隻公牛,五隻公綿羊,五隻公山羊,五隻一歲的公羊羔作平安祭。這是亞米拿達兒子拿順的供物。
民數記7:18
第二日來獻的是以薩迦子孫的首領、蘇押的兒子拿坦業。
民數記7:19
他獻為供物的是:一個銀盤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個銀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聖所的平,也都盛滿了調油的細麵作素祭;
民數記7:20
一個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滿了香;
民數記7:21
一隻公牛犢,一隻公綿羊,一隻一歲的公羊羔作燔祭;
民數記7:22
一隻公山羊作贖罪祭;
民數記7:23
兩隻公牛,五隻公綿羊,五隻公山羊,五隻一歲的公羊羔作平安祭。這是蘇押兒子拿坦業的供物。
民數記7:24
第三日來獻的是西布倫子孫的首領、希倫的兒子以利押。
民數記7:25
他的供物是:一個銀盤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個銀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聖所的平,也都盛滿了調油的細麵作素祭;
民數記7:26
一個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滿了香;
民數記7:27
一隻公牛犢,一隻公綿羊,一隻一歲的公羊羔作燔祭;
民數記7:28
一隻公山羊作贖罪祭;
民數記7:29
兩隻公牛,五隻公綿羊,五隻公山羊,五隻一歲的公羊羔作平安祭。這是希倫兒子以利押的供物。
民數記7:30
第四日來獻的是流便子孫的首領、示丟珥的兒子以利蓿。
民數記7:31
他的供物是:一個銀盤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個銀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聖所的平,也都盛滿了調油的細麵作素祭;
民數記7:32
一個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滿了香;
民數記7:33
一隻公牛犢,一隻公綿羊,一隻一歲的公羊羔作燔祭;
民數記7:34
一隻公山羊作贖罪祭;
民數記7:35
兩隻公牛,五隻公綿羊,五隻公山羊,五隻一歲的公羊羔作平安祭。這是示丟珥的兒子以利蓿的供物。
民數記7:36
第五日來獻的是西緬子孫的首領、蘇利沙代的兒子示路蔑。
民數記7:37
他的供物是:一個銀盤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個銀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聖所的平,也都盛滿了調油的細麵作素祭;
民數記7:38
一個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滿了香;
民數記7:39
一隻公牛犢,一隻公綿羊,一隻一歲的公羊羔作燔祭;
民數記7:40
一隻公山羊作贖罪祭;
民數記7:41
兩隻公牛,五隻公綿羊,五隻公山羊,五隻一歲的公羊羔作平安祭。這是蘇利沙代兒子示路蔑的供物。
民數記7:42
第六日來獻的是迦得子孫的首領、丟珥的兒子以利雅薩。
民數記7:43
他的供物是:一個銀盤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個銀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聖所的平,也都盛滿了調油的細麵作素祭;
民數記7:44
一個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滿了香;
民數記7:45
一隻公牛犢,一隻公綿羊,一隻一歲的公羊羔作燔祭;
民數記7:46
一隻公山羊作贖罪祭;
民數記7:47
兩隻公牛,五隻公綿羊,五隻公山羊,五隻一歲的公羊羔作平安祭。這是丟珥的兒子以利雅薩的供物。
民數記7:48
第七日來獻的是以法蓮子孫的首領、亞米忽的兒子以利沙瑪。
民數記7:49
他的供物是:一個銀盤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個銀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聖所的平,也都盛滿了調油的細麵作素祭;
民數記7:50
一個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滿了香;
民數記7:51
一隻公牛犢,一隻公綿羊,一隻一歲的公羊羔作燔祭;
民數記7:52
一隻公山羊作贖罪祭;
民數記7:53
兩隻公牛,五隻公綿羊,五隻公山羊,五隻一歲的公羊羔作平安祭。這是亞米忽兒子以利沙瑪的供物。
民數記7:54
第八日來獻的是瑪拿西子孫的首領、比大蓿的兒子迦瑪列。
民數記7:55
他的供物是:一個銀盤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個銀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聖所的平,也都盛滿了調油的細麵作素祭;
民數記7:56
一個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滿了香;
民數記7:57
一隻公牛犢,一隻公綿羊,一隻一歲的公羊羔作燔祭;
民數記7:58
一隻公山羊作贖罪祭;
民數記7:59
兩隻公牛,五隻公綿羊,五隻公山羊,五隻一歲的公羊羔作平安祭。這是比大蓿兒子迦瑪列的供物。
民數記7:60
第九日來獻的是便雅憫子孫的首領、基多尼的兒子亞比但。
民數記7:61
他的供物是:一個銀盤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個銀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聖所的平,也都盛滿了調油的細麵作素祭;
民數記7:62
一個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滿了香;
民數記7:63
一隻公牛犢,一隻公綿羊,一隻一歲的公羊羔作燔祭;
民數記7:64
一隻公山羊作贖罪祭;
民數記7:65
兩隻公牛,五隻公綿羊,五隻公山羊,五隻一歲的公羊羔作平安祭。這是基多尼兒子亞比但的供物。
民數記7:66
第十日來獻的是但子孫的首領、亞米沙代的兒子亞希以謝。
民數記7:67
他的供物是:一個銀盤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個銀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聖所的平,也都盛滿了調油的細麵作素祭;
民數記7:68
一個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滿了香;
民數記7:69
一隻公牛犢,一隻公綿羊,一隻一歲的公羊羔作燔祭;
民數記7:70
一隻公山羊作贖罪祭;
民數記7:71
兩隻公牛,五隻公綿羊,五隻公山羊,五隻一歲的公羊羔作平安祭。這是亞米沙代兒子亞希以謝的供物。
民數記7:72
第十一日來獻的是亞設子孫的首領、俄蘭的兒子帕結。
民數記7:73
他的供物是:一個銀盤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個銀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聖所的平,也都盛滿了調油的細麵作素祭;
民數記7:74
一個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滿了香;
民數記7:75
一隻公牛犢,一隻公綿羊,一隻一歲的公羊羔作燔祭;
民數記7:76
一隻公山羊作贖罪祭;
民數記7:77
兩隻公牛,五隻公綿羊,五隻公山羊,五隻一歲的公羊羔作平安祭。這是俄蘭兒子帕結的供物。
民數記7:78
第十二日來獻的是拿弗他利子孫的首領、以南的兒子亞希拉。
民數記7:79
他的供物是:一個銀盤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個銀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聖所的平,也都盛滿了調油的細麵作素祭;
民數記7:80
一個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滿了香;
民數記7:81
一隻公牛犢,一隻公綿羊,一隻一歲的公羊羔作燔祭;
民數記7:82
一隻公山羊作贖罪祭;
民數記7:83
兩隻公牛,五隻公綿羊,五隻公山羊,五隻一歲的公羊羔作平安祭。這是以南兒子亞希拉的供物。
民數記7:84
用膏抹壇的日子,以色列的眾首領為行獻壇之禮所獻的是:銀盤子十二個,銀碗十二個,金盂十二個;
民數記7:85
每盤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每碗重七十舍客勒。一切器皿的銀子,按聖所的平,共有二千四百舍客勒。
民數記7:86
十二個金盂盛滿了香,按聖所的平,每盂重十舍客勒,所有的金子共一百二十舍客勒。
民數記7:87
作燔祭的,共有公牛十二隻,公羊十二隻,一歲的公羊羔十二隻,並同獻的素祭作贖罪祭的公山羊十二隻;
民數記7:88
作平安祭的,共有公牛二十四隻,公綿羊六十隻,公山羊六十隻,一歲的公羊羔六十隻。這就是用膏抹壇之後,為行奉獻壇之禮所獻的。
民數記7:89
摩西進會幕要與耶和華說話的時候,聽見法櫃的施恩座以上、二基路伯中間有與他說話的聲音,就是耶和華與他說話。
關閉經文內容立完會幕行奉獻之禮
這段經文在時序上,應該插入出埃及記第四十章的記載中——「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帳幕就立起來」(17節)。當時「雲彩遮蓋會幕,耶和華的榮光就充滿了帳幕」(34節),這真是充滿榮耀的一天,上帝開始以榮耀住在祂的百姓中間。
一、摩西把帳幕膏抹了
利未記第八章記載:「摩西用膏油抹帳幕和其中所有的……使它成聖。」(利八10~11)這天同時也是亞倫與他的兒子被膏聖職的那一天。從此不但祭司、會幕與器物被分別為聖,以色列人也要開始過一個聖潔的生活。
二、眾首領都來奉獻
在這新生活開始的「當天」(2節),以色列的首領以「奉獻」作為他們對上帝的事奉,成為以色列人的榜樣。十二個首領共獻了六輛車,十二隻公牛。其中兩輛車,四隻牛給革順子孫,他們要搬運帳幕與罩棚。四輛車與八隻牛給米拉利子孫,他們要搬門板、柱子等器物。惟獨哥轄子孫沒有拿到牛與車,因為「他們辦的是聖所的事,在肩頭上擡聖物。」(9節)他們要親自扛擡約櫃、祭壇與聖所的器物,這在日後成為定例。大衛要把約櫃擡入耶路撒冷時,使用了非利士人的方式——用牛車載運,導致烏撒被擊殺,最後大衛要祭司利未人自潔,親自扛擡約櫃,才將約櫃扛擡入耶路撒冷。
三、每天一個首領獻供物
在用膏抹壇之後,「眾首領為行奉獻壇的禮,要每天一個首領來獻供物。」(11節)十二天之中,按著安營的次序(參民二章),由猶大支派開始,每天一個支派來獻——「一個銀盤子……一個銀碗……一個金盂……一隻公牛犢,一隻公綿羊,一隻一歲的公羊羔作燔祭;一隻公山羊作贖罪祭;兩隻公牛,五隻公綿羊,五隻公山羊,五隻一歲的公羊羔作平安祭。」(13〜17節)這是以色列人一場大規模的獻祭,成為後世獻祭的楷模,也奠定了會幕事奉的基礎。
四、摩西進會幕與耶和華說話
會幕不但在舊約中成為上帝的居所,此處摩西得以「進會幕要與耶和華說話」(11節),表明了上帝不但樂於與人同住,也樂於將祂的心意指教祂的百姓。
默想
我是否樂於奉獻聖殿所須用的財物,以此來尊榮主?我是否樂於與祂相交而非僅在事奉時操作事務?我是否樂於常到祂面前瞻仰祂的榮面,聆聽祂的聲音,並接受祂的掌權?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樂於與我們同住,彰顯你的榮耀。求主幫助我們懂得以財物來尊榮你,成為眾人的榜樣,讓我們的事奉是一個蒙你悅納的事奉。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