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靈修
2023/7/3起暫停
禱讀:
2022/06/13 哥林多後書九:1-15

哥林多後書9:1

論到供給聖徒的事,我不必寫信給你們;

哥林多後書9:2

因為我知道你們樂意的心,常對馬其頓人誇獎你們,說亞該亞人預備好了,已經有一年了;並且你們的熱心激動了許多人。

哥林多後書9:3

但我打發那幾位弟兄去,要叫你們照我的話預備妥當;免得我們在這事上誇獎你們的話落了空。

哥林多後書9:4

萬一有馬其頓人與我同去,見你們沒有預備,就叫我們所確信的,反成了羞愧;你們羞愧,更不用說了。

哥林多後書9:5

因此,我想不得不求那幾位弟兄先到你們那裡去,把從前所應許的捐貲預備妥當,就顯出你們所捐的是出於樂意,不是出於勉強。

哥林多後書9:6

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

哥林多後書9:7

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

哥林多後書9:8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

哥林多後書9:9

如經上所記:他施捨錢財,賙濟貧窮;他的仁義存到永遠。

哥林多後書9:10

那賜種給撒種的,賜糧給人吃的,必多多加給你們種地的種子,又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

哥林多後書9:11

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就藉著我們使感謝歸於神。

哥林多後書9:12

因為辦這供給的事,不但補聖徒的缺乏,而且叫許多人越發感謝神。

哥林多後書9:13

他們從這供給的事上得了憑據,知道你們承認基督順服他的福音,多多的捐錢給他們和眾人,便將榮耀歸與神。

哥林多後書9:14

他們也因神極大的恩賜顯在你們心裡,就切切的想念你們,為你們祈禱。

哥林多後書9:15

感謝神,因他有說不盡的恩賜!

關閉經文內容

奉獻之道與蒙福之道

一、奉獻之道

1.樂意的奉獻:

(1)有樂意的心,若沒有行動,使大家都羞愧(2,4節)。

(2)有樂意的心,必須照所有的,儘快預備妥當(3節)。你是否有樂意的心?你是否預備妥當,並獻上樂意的奉獻?

(3)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悅的(7節)。

2.熱心的奉獻(2節):

(1)熱心的態度會激動許多人的心(2節)。你奉獻的心是否熱切?

(2)只有熱心,沒有行動,也是使大家羞愧(4節)。在奉獻上不要作一個有聲音沒行動的人哪!

3.神所喜悅的奉獻(7節):

(1)各人隨本心所酌定的:這本心的酌定,與信心、能力、感動有關。你的「本心」不可被「私心」、「貪心」包圍,應讓「信心」、「愛心」所充滿。

(2)不勉強、不作難:不要因虛榮心或被勉強而奉獻。

(3)捐得樂意:有計劃、有預備是樂意的表現。

4.承認基督順服福音的奉獻(13節):奉獻不但與個人的信心、愛心有關,也與個人的信仰有關。一個真正承認基督、順服福音的人,必然是一個甘心樂意奉獻的人。

5.關心眾聖徒與眾人的奉獻(13節):隨信心、愛心的擴大,捐獻的範圍也會擴大。我們不但要關心本堂、本堂的弟兄姊妹的需要,更要關心眾教會、眾聖徒的需要;若可能,更應該關心到眾人的需要。

6.有結果的奉獻:

(1)真誠奉獻必能討神喜悅(7節)及榮耀神(13節),並使人感謝神(11節)。

(2)愛心的捐獻也必帶來受助者切切的想念與代禱(14節)。

(3)慈惠的奉獻能存留仁義的果子到永遠(9節)。

(4)不斷的捐獻必帶來神極大、極多的恩賜(14節)。



二、蒙福之道

1.多種多收(6節):對於奉獻、捐獻,保羅認為不只是「獻」,更是「種」。「獻」好像獻完就少了,但「種」是種完卻增加了。盼望我們有更強烈「種」的思想。「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

2.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8節):你信神能嗎?祂不但能加,而且多多的加;祂不但使你一事偶爾充足,而是「凡事」「常常」充足。

3.能多行各樣善事(8節):神多多給你,不是只有讓你多多「獨享」,乃是給你更多能力,行更多善事。你如此行嗎?

4.你的仁義存到永遠(9節):保羅認為不只是「獻」,更是「存」。「獻」的是暫時的金錢,「存」的是永恆的仁義。你存了多少仁義?

5.多多加種地的種子並增添仁義的果子(10節):你信神是「賜種」與「賜糧」的嗎?神多給你種子,你肯「種」嗎?你所種(獻)的,在永恆裏就「存」,就「增添」仁義的果子。

6.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11節):凡事富足,不是為多多的儲存,多多的享受,乃是多多的施捨。神要我們做活水江河,而不是有進無出的蓄水池。

7.補聖徒的缺乏(12節):教會前段時期,蒙福之道是「凡物公用」,現在是「補聖徒不足」。你常補聖徒的不足嗎?

8.極大的恩賜與說不盡的恩賜(14〜15節):多多奉獻、捐獻,神就顯出「極大恩賜」,當我們經歷神極大的恩賜,我們就必一同說:「感謝神,因祂有說不盡的恩賜」。

回應

求主使我及我的教會一同經歷這極大的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