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12:12
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而且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基督也是這樣。
哥林多前書12:13
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
哥林多前書12:14
身子原不是一個肢體,乃是許多肢體。
哥林多前書12:15
設若腳說:我不是手,所以不屬乎身子;他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
哥林多前書12:16
設若耳說:我不是眼,所以不屬乎身子;他也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
哥林多前書12:17
若全身是眼,從那裡聽聲呢?若全身是耳,從那裡聞味呢?
哥林多前書12:18
但如今,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
哥林多前書12:19
若都是一個肢體,身子在那裡呢?
哥林多前書12:20
但如今肢體是多的,身子卻是一個。
哥林多前書12:21
眼不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
哥林多前書12:22
不但如此,身上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少的。
哥林多前書12:23
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他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
哥林多前書12:24
我們俊美的肢體,自然用不著妝飾;但神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
哥林多前書12:25
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
哥林多前書12:26
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
哥林多前書12:27
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
哥林多前書12:28
神在教會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異能的,再次是得恩賜醫病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方言的。
哥林多前書12:29
豈都是使徒麼?豈都是先知麼?豈都是教師麼?豈都是行異能的麼?
哥林多前書12:30
豈都是得恩賜醫病的麼?豈都是說方言的麼?豈都是繙方言的麼?
哥林多前書12:31
你們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賜。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
關閉經文內容信徒的肢體生活
本段經文保羅以身體與肢體來論信徒間最親密的關係。信徒不只是教友、會友,也不只是契友、弟兄姊妹,更是密不可分的肢體。
一、身子只有一個(12節)
1.只有一個身體(12節):教會是基督的身體,而基督的身體只有一個。因此所有的信徒都包括在這一個身體中。我們不該以不同教派、不同語言、不同禮儀、不同教會……來分裂這「一個」身體。求主賜我們更強的一體感。
2.從一位聖靈受洗(13節):人種縱然不同,社會地位也互異,但我們卻都只從一位聖靈受洗。這一次的經歷,就把我們所有的信徒俱各安排在身上(18節),成了一個身體(13節)。
3.飲於一位聖靈(13節):從聖靈受洗是一次的經歷,飲於一位聖靈是我們持續不斷的享受。你是否天天飲於這位極其豐富的聖靈?感謝主,我們與非洲人、美洲人都一樣飲於一位聖靈。不論你是福音派、基要派、靈恩派,我們沒有「別位」聖靈,我們都飲於一位聖靈。
二、卻有許多肢體(12節)
1.身子原不是一個肢體(14,19節):你是否是教會中的獨行俠,獨來又獨往,這種方式是違背基督徒的生活原則。
2.肢體與身子密不可分(15節):肢體離開身體就變成屍體。我們不該自絕於教會外,我們應過正常的教會生活、團契生活。你是否積極參加在一個團契中?
3.肢體功用不同(15〜17節):手與腳功用不同,眼與耳功能也互異。我們不必為與別的信徒不同難過。在教會中有人作手,有人作腳,有人作眼,也有人作身,這種不同的肢體,不同的功能,產生一美妙的身體。在教會中,你是那種肢體?你是否發揮你的功用?
4.肢體不可或缺、不可多、不可倒:肢體缺一不可,不可缺眼,也不可缺腳。肢體多一亦不美,全身是眼不妙,三隻眼亦不美。肢體的位置與功能是神所安排的,腳不必埋怨他長在身體下面,耳也不可不滿眼長在前方。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18節)。你是否不滿你在教會與團契中的「功能」與「位置」?
5.肢體不可自高,也不可自輕,不可分門別類:我雖是微不足道的肢體,但我實在是身體中不可少的(22節)。我雖是身上重要、俊美、強壯的肢體,我不可輕視別的肢體。軟弱的肢體不可少,不體面的要給他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要越發得著俊美(22〜24節)。你對軟弱的信徒態度如何?你在教會中是否有分門別類的思想?(25節)
6.肢體應同甘共苦:肢體間應彼此相顧(25節),同甘共苦(26節)。分擔的痛苦是一半的痛苦,分享的喜樂是雙倍的喜樂。你是否容易分擔痛苦之人的痛苦?
7.肢體應切求更大的恩賜(31節):信徒不但應追求、渴慕更大的恩賜,更要運用這些恩賜在最妙的道路──愛中。
回應
求主使我們聯絡得合適,百節各按各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