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17:14
耶穌和門徒到了眾人那裡,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跪下,說:
馬太福音17:15
主阿,憐憫我的兒子。他害癲癇的病很苦,屢次跌在火裡,屢次跌在水裡。
馬太福音17:16
我帶他到你門徒那裡,他們卻不能醫治他。
馬太福音17:17
耶穌說:噯!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阿,我在你們這裡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裡來罷!
馬太福音17:18
耶穌斥責那鬼,鬼就出來;從此孩子就痊愈了。
馬太福音17:19
門徒暗暗的到耶穌跟前,說:我們為甚麼不能趕出那鬼呢?
馬太福音17:20
耶穌說:是因你們的信心小。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他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
馬太福音17:21
至於這一類的鬼,若不禱告、禁食,他就不出來(或作:不能趕他出來)。
馬太福音17:22
他們還住在加利利的時候,耶穌對門徒說: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
馬太福音17:23
他們要殺害他,第三日他要復活。門徒就大大的憂愁。
馬太福音17:24
到了迦百農,有收丁稅的人來見彼得,說:你們的先生不納丁稅麼(丁稅約有半塊錢)?
馬太福音17:25
彼得說:納。他進了屋子,耶穌先向他說:西門﹐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誰徵收關稅、丁稅?是向自己的兒子呢?是向外人呢?
馬太福音17:26
彼得說:是向外人。耶穌說:既然如此,兒子就可以免稅了。
馬太福音17:27
但恐怕觸犯他們(觸犯:原文作絆倒),你且往海邊去釣魚,把先釣上來的魚拿起來,開了他的口,必得一塊錢,可以拿去給他們,作你我的稅銀。
關閉經文內容信心與禱告的能力
一、山上與山下
再美好的山上的經歷,也不能使我們逃避山下的責任與挑戰。山上的親近神與專一的禱告是我們面對山下挑戰所必須有的經常操練。
二、見門徒與見耶穌(14,16節)
這位父親是當時整個不信及悖謬世代中的一點信心的火花。他那一點信心火花並沒有因耶穌的門徒不能醫好他兒子,而被熄滅。他雖失望,卻仍然把希望集中在耶穌的身上。他繼續「來見」耶穌,並跪在主面前(14節)。你是否經歷過信心的挫折?不要灰心絕望,直接來到主面前仰望求告祂。
三、不信、悖謬與忍耐(17節)
1.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眾多又不信又悖謬的人聚在一起,就產生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這種不信與悖謬甚至滲透在門徒的心。我們的時代豈不也是充滿不信與悖謬?我們應抗拒這種不信與悖謬的態度。
2.主耶穌的忍耐與憐憫:主喜悅又相信又順服的人與世代。對於不信與悖謬的世代,主只有忍耐與嘆息。你是讓主喜悅或使主忍耐?小心,主的忍耐終久會被祂公義的審判所代替。感謝神,哪有一點信心,那就有主的憐憫與作為。
四、斥責與醫治
1.醫治:主醫治病人時,多半是純粹醫治病人。因那些病多半與鬼沒有關係。
2.斥責:主能分辨那些病與鬼有關。這的病是鬼所帶來,鬼不出去,病不會痊癒。鬼使人生病痛苦,又使人跌在水,跌在火,更使人又不信又悖謬,因此主要斥責牠,趕除牠。求主斥責趕出我們心中所有的鬼。
五、跌在火,跌在水(15節)
摔倒已經夠可憐,跌在火、水就更可憐。魔鬼迷惑信徒,使信徒不冷不熱。魔鬼附在不信的人身上,使人陷入水深火熱中。主救我們脫離不冷不熱的信仰,也救我同胞、親友從水深火熱中出來。
六、不信、小信、活信
1.不信:不信是一種惡心,是主所難於忍耐的。
2.小信:門徒有一點「信心」,但這信心不但小而且不活潑。因此面對這鬼與病人,就無能為力。
3.活信(芥菜種的信心):芥菜種的信心雖小,卻是活潑的,而活潑的信心其特點是「現在」的信心、「運用」的信心、「宣告」的信心。你的信心敢在現在的時刻運用嗎?不敢就是小信。你的信心敢宣告(說)出來嗎?向這座山宣告!向這座山命令!操練的過程也許會出差錯,但這是芥菜種的信心必經之路。
七、信心、禱告與能力
活潑的信心,使我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20節)。禱告是信心的運用,禁食禱告是信心高度集中的運用。有些鬼容易趕出,「這一類的鬼」是頑鬼,不禁食禱告,牠就不出來。
回應
求主使我作天國與國家的好國民(24〜2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