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靈修
2023/7/3起暫停
禱讀:18節
2019/09/08 路加福音四:16-30

路加福音4:16

耶穌來到拿撒勒,就是他長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規矩進了會堂,站起來要念聖經。

路加福音4:17

有人把先知以賽亞的書交給他,他就打開,找到一處寫著說:

路加福音4:18

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

路加福音4:19

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

路加福音4:20

於是把書捲起來,交還執事,就坐下。會堂裡的人都定睛看他。

路加福音4:21

耶穌對他們說: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

路加福音4:22

眾人都稱讚他,並希奇他口中所出的恩言;又說:這不是約瑟的兒子麼?

路加福音4:23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必引這俗語向我說:醫生,你醫治自己罷!我們聽見你在迦百農所行的事,也當行在你自己家鄉裡;

路加福音4:24

又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先知在自己家鄉被人悅納的。

路加福音4:25

我對你們說實話,當以利亞的時候,天閉塞了三年零六個月,遍地有大饑荒,那時,以色列中有許多寡婦,

路加福音4:26

以利亞並沒有奉差往他們一個人那裡去,只奉差往西頓的撒勒法一個寡婦那裡去。

路加福音4:27

先知以利沙的時候,以色列中有許多長大痲瘋的,但內中除了敘利亞國的乃縵,沒有一個得潔淨的。

路加福音4:28

會堂裡的人聽見這話,都怒氣滿胸,

路加福音4:29

就起來攆他出城,他們的城造在山上;他們帶他到山崖,要把他推下去。

路加福音4:30

他卻從他們中間直行,過去了。

關閉經文內容

耶穌在自己的家鄉

耶穌三年多的傳道生活,第一年除約翰略有記載外,馬太、馬可、路加毫無記載。這記載的已是祂工作的第二年了。

一、耶穌的聚會習慣(16節)

從16節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祂一直保持安息日聚會的習慣。雖然當時會堂屬靈情形相當荒涼,文士也沒什麼供應,可是耶穌還是持守安息日敬拜神的好習慣。你是否養成參加各項聚會的習慣?你是否重視兒女的靈性生活,不容許他們停止聚會?



二、耶穌的讀經生活

1.要唸聖經(16節):耶穌在此不只為自己唸聖經,也是為眾人唸聖經。你是否天天研讀神的話?你是否常與人分享神的話?

2.祂就打開(17節):你的聖經是常打開或塵封在書架上?聖經對你而言,是封閉的書還是打開的書?

3.找到一處(17節):你熟悉聖經嗎?你找得到所需要的經文嗎?你若常打開聖經,聖經必對你敞開。

4.應用聖經(18節):「在我身上」、「膏我」、「叫我」、「差遣我」…。你是否從聖經找到神的話與你的關係?

5.這經應驗(21節):神的話是否應驗在你身上?若你真應用聖經,你就必經歷聖經應驗在你身上。



三、耶穌的福音使命(18∼19節)

1.福音的動力:「主的靈在我身上」,這是福音的動力。主的靈是我們服事神、傳福音、做見證時,絕對不可缺的。

2.福音的對象:全世界都是福音的對象,因我們沒有一個人不是貧窮的、被擄的、瞎眼的、受壓制的。

3.福音的效力:福音不只是讓我們信耶穌與得永生,福音也要給我們得釋放、得看見、得自由。你是否經歷心靈的釋放、看見、自由?

4.福音的禧年:這兩節聖經是引用以賽亞書六十一章頭兩節,但耶穌未讀末句─「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因耶穌來不是要審判,乃是要拯救。祂第二次來才是要審判(報仇),祂的審判是為了「安慰」與「榮耀神」(參賽六十一2〜3)。



四、耶穌的本鄉與外鄉(23節)

1.外鄉─迦百農:外鄉的人對耶穌比較有信心,比較尊重,耶穌在那也較容易傳道、行神蹟。耶穌在你們中間是否受相當的尊重與信賴?

2.本鄉─拿撒勒:他們聽耶穌的話,雖又稱讚又奇怪,可惜不信的惡心「又說」:「這不是約瑟的兒子嗎?」這又說的話成為不信的藉口,也挖透了「信心的牆角」,因為信心崩潰了。小心!不要讓撒但的「又說」來破壞你的信心。



五、耶穌的本族與外邦

約穌降世是世上的光;不只是猶太人光,也是外邦人的光。耶穌引用「神使用外邦寡婦及恩待外邦的將領」,大大傷害了猶太人的優越感,也爆發這些人的烈怒。他們攆祂出城還不足以洩恨,要把祂推下山崖置之於死地。你是否看重優越感過於耶穌?

回應

祈禱:求主使我能在福音的效力與阻止中「直行過去」(3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