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靈修
2023/7/3起暫停
禱讀:列王紀下十四:17~29
2018/05/07 列王紀下一四:17-29

列王紀下14:17

以色列王約哈斯的兒子約阿施死後,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亞瑪謝又活了十五年。

列王紀下14:18

亞瑪謝其餘的事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

列王紀下14:19

耶路撒冷有人背叛亞瑪謝,他就逃到拉吉;叛黨卻打發人到拉吉將他殺了。

列王紀下14:20

人就用馬將他的屍首馱到耶路撒冷,葬在大衛城他列祖的墳地裡。

列王紀下14:21

猶大眾民立亞瑪謝的兒子亞撒利雅(又名烏西雅)接續他父作王,那時他年十六歲。

列王紀下14:22

亞瑪謝與他列祖同睡之後,亞撒利雅收回以拉他仍歸猶大,又重新修理。

列王紀下14:23

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亞瑪謝十五年,以色列王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在撒瑪利亞登基,作王四十一年。

列王紀下14:24

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不離開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的一切罪。

列王紀下14:25

他收回以色列邊界之地,從哈馬口直到亞拉巴海,正如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藉他僕人迦特希弗人亞米太的兒子先知約拿所說的。

列王紀下14:26

因為耶和華看見以色列人甚是艱苦,無論困住的、自由的都沒有了,也無人幫助以色列人。

列王紀下14:27

耶和華並沒有說要將以色列的名從天下塗抹,乃藉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拯救他們。

列王紀下14:28

耶羅波安其餘的事,凡他所行的和他的勇力,他怎樣爭戰,怎樣收回大馬色和先前屬猶大的哈馬歸以色列,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

列王紀下14:29

耶羅波安與他列祖以色列諸王同睡。他兒子撒迦利雅接續他作王。

關閉經文內容

亞瑪謝與耶羅波安

現在來到猶大第九位君王亞瑪謝的時代。以色列則仍在耶戶王朝,第十二位君王約阿施,與第十三位君王耶羅波安。不同於亞哈王朝與南國的交好,由於耶戶興起時,也殺了南國的人,因此這段時期南國與北國關係緊張,彼此爭戰。


一、猶大王亞瑪謝


南國的君王「亞瑪謝登基…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九年」,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但不如他祖大衛」。由於他的父親約阿施是被臣僕所殺(十二20),所以亞瑪謝「國一堅定,就把殺他父王的臣僕殺了」,但他遵照「摩西律法書…不可因子殺父,也不可因父殺子,各人要為本身的罪而死」,因此沒有治死這些人的兒子。


二、猶大與以色列爭戰


但是好景不常,亞瑪謝雖在鹽海打敗以東人,立下戰功,但他卻將以東的神明帶回來膜拜(參代下二五14)。接著他對自己信心滿滿,轉而向北國以色列叫陣。他差人去挑戰以色列王約阿施「我們二人相見於戰場」。約阿施以一個寓言,表明自己如「黎巴嫩的香柏樹」而亞瑪謝不過是「黎巴嫩的蒺藜」,要他不要自不量力。亞瑪謝不聽,最後猶大在伯示麥敗給以色列人,亞瑪謝被擒,以色列軍隊前來「拆毀耶路撒冷的城牆」,將耶和華殿裏與王宮府庫裏所有的金銀和器皿都搶奪一空。這是亞瑪謝高傲與拜偶像的結果。十五年之後,由於有人叛變,亞瑪謝逃到拉吉,最後死在拉吉。


三、以色列王耶羅波安


以色列王約阿施之後,是他的兒子「耶羅波安」登基,作王四十一年。他仍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繼續拜金牛犢。但是在以利沙對北王約阿施的祝福之下,耶羅波安成了北國少見的強盛之君「他收回以色列邊界之地,從哈馬口直到亞拉巴海」,這等於他打敗亞蘭人,取得大批土地。這同時也是「先知約拿」所預言的,因為「耶和華並沒有說要將以色列的名從天下塗抹」,因此屢屢搭救他們。

默想

我是否倚靠自己的才幹,一經成功就心高氣傲,並不專心倚靠主,終致導致失敗?我是否打沒有必要的仗,只為誇耀自己的能力?

回應

親愛的主:你是使謙卑人升高,驕傲人降卑的主,求主幫助我,能以謙卑束腰,以主賜的能力服事這個世代,不把力量花在不必要的競比之中。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