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紀下13:1
猶大王亞哈謝的兒子約阿施二十三年,耶戶的兒子約哈斯在撒瑪利亞登基作以色列王十七年。
列王紀下13:2
約哈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的那罪,總不離開。
列王紀下13:3
於是,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將他們屢次交在亞蘭王哈薛和他兒子便哈達的手裡。
列王紀下13:4
約哈斯懇求耶和華,耶和華就應允他,因為見以色列人所受亞蘭王的欺壓。
列王紀下13:5
耶和華賜給以色列人一位拯救者,使他們脫離亞蘭人的手;於是以色列人仍舊安居在家裡。
列王紀下13:6
然而他們不離開耶羅波安家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的那罪,仍然去行,並且在撒瑪利亞留下亞舍拉。
列王紀下13:7
亞蘭王滅絕約哈斯的民,踐踏他們如禾場上的塵沙,只給約哈斯留下五十馬兵,十輛戰車,一萬步兵。
列王紀下13:8
約哈斯其餘的事,凡他所行的和他的勇力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
列王紀下13:9
約哈斯與他列祖同睡,葬在撒瑪利亞。他兒子約阿施接續他作王。
列王紀下13:10
猶大王約阿施三十七年,約哈斯的兒子約阿施在撒瑪利亞登基作以色列王十六年。
列王紀下13:11
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不離開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的一切罪,仍然去行。
列王紀下13:12
約阿施其餘的事,凡他所行的和他與猶大王亞瑪謝爭戰的勇力,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
列王紀下13:13
約阿施與他列祖同睡,耶羅波安坐了他的位。約阿施與以色列諸王一同葬在撒瑪利亞。
關閉經文內容以利沙與以色列王約阿施
現在場景再由南國猶大移回北國以色列,接連的北王是耶戶的子孫,仍是惡王,一個是「約哈斯」,一個「約阿施」,都「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這也是先知以利沙將要離世的時代。
一、以色列王約哈斯
首先我們看到耶戶之子「約哈斯在撒馬利亞登基作以色列王十七年」,他仍然「效法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裏的那罪,總不離開」,就是拜金牛犢。因此,耶和華「將他們屢次交在亞蘭王哈薛和他兒子便哈達的手裏」,雖然其中他們曾懇求耶和華,耶和華也應允他們,賜給以色列人一位拯救者,使他們脫離亞蘭人的手,但是他們仍不離開金牛犢的罪,也繼續拜亞舍拉,所以亞蘭多次上來攻打他們,但因「耶和華紀念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仍施恩給他們,沒有滅盡他們。」
二、以色列王約阿施
約哈斯之後是「約阿施在撒馬利亞登基作以色列王十六年」,他也「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拜金牛犢,因此亞蘭仍作他們的宿敵。就在這個時刻,以色列的先知以利沙卻即將離開。
三、以利沙與約阿施
當以利沙「得了必死的病」時,以色列王約阿施來探視以利沙,王伏在先知的臉上哭泣說「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戰車馬兵啊!」這其實是當年以利沙看見以利亞昇天時的驚歎,因為使以色列戰勝戰敗的不是君王,乃是先知。以利沙要約阿施「取弓箭來」,並且以利沙按手在王的手上,要他「你開朝東的窗戶…射箭吧!」王射了箭之後,以利沙說「這是耶和華的得勝箭,就是戰勝亞蘭人的箭。」之後以利沙要王「取幾枝箭來」,要他以箭打地,然而王只「打了三次,便止住了」。
以利沙發怒說「應當擊打五六次,就能攻打亞蘭人直到滅盡;現在只能打敗亞蘭人三次。」果然,雖然亞蘭王哈薛屢次打敗約哈斯,失去城池。但是約阿施卻三次打敗哈薛之子便哈達,收回了以色列的城邑。
默想
我是否有得勝的決心與魄力,堅心倚靠主,經歷關鍵以及影響長遠的得勝?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是有能力的主,如果我的裡面是軟弱的,沒有足夠的剛強與毅力,求你更新我,讓我能夠有堅持到底的信心,與主一同經歷得勝,並且得勝有餘。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