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紀上20:1
亞蘭王便哈達聚集他的全軍,率領三十二個王,帶著車馬上來圍攻撒瑪利亞;
列王紀上20:2
又差遣使者進城見以色列王亞哈,對他說:便哈達如此說:
列王紀上20:3
你的金銀都要歸我,你妻子兒女中最美的也要歸我。
列王紀上20:4
以色列王回答說:我主我王啊,可以依著你的話,我與我所有的都歸你。
列王紀上20:5
使者又來說:便哈達如此說:我已差遣人去見你,要你將你的金銀、妻子、兒女都給我。
列王紀上20:6
但明日約在這時候,我還要差遣臣僕到你那裡,搜查你的家和你僕人的家,將你眼中一切所喜愛的都拿了去。
列王紀上20:7
以色列王召了國中的長老來,對他們說:請你們看看,這人是怎樣地謀害我,他先差遣人到我這裡來,要我的妻子、兒女,和金銀,我並沒有推辭他。
列王紀上20:8
長老和百姓對王說:不要聽從他,也不要應允他。
列王紀上20:9
故此,以色列王對便哈達的使者說:你們告訴我主我王說:王頭一次差遣人向僕人所要的,僕人都依從;但這次所要的,我不能依從。使者就去回覆便哈達。
列王紀上20:10
便哈達又差遣人去見亞哈說:撒瑪利亞的塵土若夠跟從我的人每人捧一捧的,願 神明重重地降罰與我!
列王紀上20:11
以色列王說:你告訴他說,才頂盔貫甲的,休要像摘盔卸甲的誇口。
列王紀上20:12
便哈達和諸王正在帳幕裡喝酒,聽見這話,就對他臣僕說:擺隊罷!他們就擺隊攻城。
關閉經文內容亞蘭與以色列之戰
亞蘭以大馬色為它的首都,是一個與北國鄰接的國家(今日的敘利亞),因此在以色列歷史中,北國以色列經常與亞蘭爭戰,多達十數次。
一、便哈達挑戰亞哈
首先,亞蘭王「便哈達」來向亞哈挑釁,他帶領了「三十二個王」來圍攻撒瑪利亞。他差使者來說「你的金銀都要歸我,你妻子兒女中最美的也要歸我」,亞哈屈從便哈達的要脅,便哈達更進一步說「明日約在這時候,我還要差遣臣僕到你那裏,搜查你的家和你僕人的家,將你眼中一切所喜愛的都拿了去」,這次亞哈無法忍受,決定與便哈達一戰。
此時有一位先知來見亞哈,告知他「這一大群人你看見了嗎?今日我必將他們交在你手裏,你就知道我是耶和華。」先知同時告知亞哈,要率領「跟從省長的少年人,共有二百三十二名…以色列的眾兵,共有七千名」與便哈達爭戰,這是非常懸殊的一場戰爭,但是因出於耶和華,亞哈大勝。先知提醒亞哈「明年這時候,亞蘭王必上來攻擊你。」
二、便哈達二次挑戰亞哈
果然,到了第二年,亞蘭王再來挑釁,他認為上次落敗是因為「以色列人的神是山神,所以他們勝過我們;但在平原與他們打仗,我們必定得勝」。此次又有先知來告訴亞哈「我必將這一大群人都交在你手中,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這也是一場懸殊之戰,亞蘭再次大敗。
三、先知責備亞哈縱敵
然而亞哈卻非常輕忽的處理兩國的關係,當亞蘭王「腰束麻布,頭套繩索」求亞哈王存留性命時,亞哈說:「他還活著嗎?他是我的兄弟。」於是亞哈縱放了便哈達。此事上帝極其不悅,因為這是一場耶和華的戰爭,亞哈應該藉此認識他的上帝是一位得勝的上帝,也在外邦中彰顯上帝的榮耀,他卻不明白。因此先知再次來訪,藉著一個縱放戰犯的例子,來指責亞哈縱放便哈達,並且告訴亞哈「因你將我定要滅絕的人放去,你的命就必代替他的命,你的民也必代替他的民。」也就是預告,以色列沒有珍惜上帝賜的得勝,在以後,他們會屢屢落敗。
默想
我是否在主所賜的得勝中,把握得勝的法則,繼續經歷主賜的得勝?還是坐失契機,與得勝擦身而過?
回應
親愛的主:你是得勝的主,當你將得勝的法則指教我時,請幫助我因此真認識你,明白你賜我得勝的真正意義,並且持守這個得勝。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