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紀上2:26
王對祭司亞比亞他說:你回亞拿突歸自己的田地去罷!你本是該死的,但因你在我父親大衛面前抬過主耶和華的約櫃,又與我父親同受一切苦難,所以我今日不將你殺死。
列王紀上2:27
所羅門就革除亞比亞他,不許他作耶和華的祭司。這樣,便應驗耶和華在示羅論以利家所說的話。
列王紀上2:28
約押雖然沒有歸從押沙龍,卻歸從了亞多尼雅。他聽見這風聲,就逃到耶和華的帳幕,抓住祭壇的角。
列王紀上2:29
有人告訴所羅門王說:約押逃到耶和華的帳幕,現今在祭壇的旁邊。所羅門就差遣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說你去將他殺死。
列王紀上2:30
比拿雅來到耶和華的帳幕,對約押說:王吩咐說,你出來罷!他說:我不出去,我要死在這裡。比拿雅就去回覆王,說約押如此如此回答我。
列王紀上2:31
王說:你可以照著他的話行,殺死他,將他葬埋,好叫約押流無辜人血的罪不歸我和我的父家了。
列王紀上2:32
耶和華必使約押流人血的罪歸到他自己的頭上;因為他用刀殺了兩個比他又義又好的人,就是以色列元帥尼珥的兒子押尼珥和猶大元帥益帖的兒子亞瑪撒,我父親大衛卻不知道。
列王紀上2:33
故此,流這二人血的罪必歸到約押和他後裔的頭上,直到永遠;惟有大衛和他的後裔,並他的家與國,必從耶和華那裡得平安,直到永遠。
列王紀上2:34
於是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上去,將約押殺死,葬在曠野約押自己的墳墓裡(墳墓:原文作房屋)。
列王紀上2:35
王就立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作元帥,代替約押,又使祭司撒督代替亞比亞他。
關閉經文內容所羅門的國位得堅定
終於,大衛結束了他的時代「大衛與他列祖同睡,葬在大衛城」,他享年七十歲「大衛登基的時候年三十歲,在位四十年;在希伯崙作猶大王七年零六個月,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和猶大王三十三年」(撒下五4-5)。大衛在新約被描述為「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徒十三36),他也被上帝稱為是「合我心意的人」(徒十三22)。
一、大衛臨終的囑咐
在大衛臨終前,他切切告誡他的兒子所羅門,如何堅定國位。一者是「你當剛強…遵守耶和華你神所吩咐的,照著摩西律法上所寫的行主的道…這樣,你無論做甚麼事,不拘往何處去,盡都亨通。」如同約書亞繼承摩西時,上帝向他所應許的,剛強壯膽並遵行主道就必亨通。另一者是關乎會威脅到所羅門王位的一些勢力,「元帥約押」曾在大衛時代暗殺其他兩位元帥,後來又附和亞拿尼亞,其心不可測。「便雅憫人示每」曾在大衛逃躲押沙龍時惡言惡行的對待大衛,誣衊大衛是害死掃羅的兇手,雖然後來反悔,但仍存不軌之心。就在大衛的蔭庇之下,所羅門在以色列國最穩定的時代,坐上王位「所羅門坐他父親大衛的位,他的國甚是堅固。」
二、亞多尼雅之死
接著亞多尼雅就有所動作,他先去找所羅門的母親拔示巴「你知道國原是歸我的,以色列眾人也都仰望我作王,不料,國反歸了我兄弟」,他的說法本身就很可議,接著他又求一件事「求你請所羅門王將書念的女子亞比煞賜我為妻」,這是非常離經叛道之事,因為在中東一帶,君王的后妃往往歸給繼任之人,因此亞拿尼雅仍在暗示他才是該繼承大衛的人。他實在輕看了年輕的所羅門,反招了殺身之禍。
三、約押與示每之死
此外,幾位當年附從亞多尼雅的人,所羅門也一一逐去,他讓「祭司亞比亞他」歸回鄉里。「約押」則逃到聖所中抓著祭壇的角,最後因他當年流兩位無辜元帥之血而被殺。最後的「示每」,所羅門要求他不得越過汲淪溪,他卻違例,因此也被殺。此時,會威脅所羅門王位的人,都除盡了,他終於安穩的得國「便堅定了所羅門的國位」。
默想
我是否在一生中,完成主的託付,也將職位建立得穩固,交給接棒的人?
回應
親愛的主:你是掌權的主,讓我一生不追求自己的國,而是追求你的國,並且能洞悉一切破口與危機,能站在破口上,堵住仇敵的伺機而動,讓你的國能臨到我的家庭、職場、教會與國家。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