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7:1
有法利賽人和幾個文士從耶路撒冷來,到耶穌那裡聚集。
馬可福音7:2
他們曾看見他的門徒中有人用俗手,就是沒有洗的手,吃飯。
馬可福音7:3
(原來法利賽人和猶太人都拘守古人的遺傳,若不仔細洗手就不吃飯;
馬可福音7:4
從市上來,若不洗浴也不吃飯;還有好些別的規矩,他們歷代拘守,就是洗杯、罐、銅器等物。)
馬可福音7:5
法利賽人和文士問他說:你的門徒為甚麼不照古人的遺傳,用俗手吃飯呢?
馬可福音7:6
耶穌說:以賽亞指著你們假冒為善之人所說的預言是不錯的。如經上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
馬可福音7:7
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馬可福音7:8
你們是離棄神的誡命,拘守人的遺傳;
馬可福音7:9
又說:你們誠然是廢棄神的誡命,要守自己的遺傳。
馬可福音7:10
摩西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
馬可福音7:11
你們倒說:人若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各耳板(各耳板就是供獻的意思),
馬可福音7:12
以後你們就不容他再奉養父母。
馬可福音7:13
這就是你們承接遺傳,廢了神的道。你們還做許多這樣的事。
馬可福音7:14
耶穌又叫眾人來,對他們說:你們都要聽我的話,也要明白。
馬可福音7:15
從外面進去的不能污穢人,惟有從裡面出來的乃能污穢人。(有古卷在此有:
馬可福音7:16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馬可福音7:17
耶穌離開眾人,進了屋子,門徒就問他這比喻的意思。
馬可福音7:18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也是這樣不明白麼?豈不曉得凡從外面進入的,不能污穢人,
馬可福音7:19
因為不是入他的心,乃是入他的肚腹,又落到茅廁裡。這是說,各樣的食物都是潔淨的;
馬可福音7:20
又說:從人裡面出來的,那才能污穢人;
馬可福音7:21
因為從裡面,就是從人心裡,發出惡念、苟合、
馬可福音7:22
偷盜、兇殺、姦淫、貪婪、邪惡、詭詐、淫蕩、嫉妒、謗讟、驕傲、狂妄。
馬可福音7:23
這一切的惡都是從裡面出來,且能污穢人。
關閉經文內容遺傳與假冒偽善
一、遺傳的根源
這裏的遺傳主要是指古人的吩咐與規條。這遺傳的根源是出於人,不是出於神。「人的吩咐」(7節),一代傳一代(4節),就變成「人的遺傳」(8節),因此可稱為「自己的遺傳」(9節)或「古人的遺傳」。
二、遺傳的內容與價值
這些遺傳主要是一些外在的衛生條例。如洗手與吃飯的規矩,洗浴與吃飯的規矩,另外也引伸的洗杯、洗罐、洗銅器的規矩。這些遺傳、規矩、條例是有某些程度的價值。不過問題是出在應用上的偏差。
三、法利賽人在遺傳上的偏差
1.意義的偏差:
把相對的看成絕對,把絕對的看成相對。
(1)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7節)。
(2)承接遺傳,廢了神的道(13節)。
(3)洗手、洗浴本是潔淨與否,與聖俗無關,可是他們把不洗的手視為「俗手」,這在意義上就有了極大的偏差。請察看你信仰生活中是否有這些偏差?
2.對己的偏差:
(1)使人落入假冒偽善,嘴唇尊敬神,心卻遠離神(6節)。
(2)使人陷入自欺、自義。
3.對神的偏差:
(1)分不清什麼是人的吩咐,什麼是神的道理(7節)。你能分清楚嗎?
(2)在糊塗與愚頑中,進一步離棄神的誡命,拘守人的遺傳(8節);承接遺傳,廢了神的道(13節)。請省察在現在教會中是否有類似的偏差。
4.對父母的偏差(11節):
古時有人曾無力奉養父母,仍堅守奉獻。這是特別的情況。但假冒偽善的人則在此大做偏差的文章,藉口奉獻給神,而不奉養父母;更嚴重的甚至「不容」人再奉養父母。這與神的誡命實在相差十萬八千里。
5.對人的偏差:
這些拘守遺傳的法利賽人和文士,遠從耶路撒冷來找耶穌,不是虛心慕道,而是存心窺探。遵守遺傳並沒有錯,但若以此來窺探別人、指責別人、控告別人、看輕別人、定罪別人,這是十分偏差的態度,而且非常可怕。你是否有這樣的偏差?
四、在遺傳上偏差的警告
1.警告當事人(6~13節):
耶穌的警告雖然嚴正,但祂是出於愛心。你肯聽耶穌嚴正的警告嗎?
2.對眾人的警告(14節):
這種偏差的遺傳,不但會一代一代傳下去,也會橫面的傳染與擴散。耶穌對眾人說:外面進去的不能真正污穢人的心,從裏面出來的才能污穢人。耶穌要眾人不僅聽,也要明白。你能明白嗎?
3.對門徒的警告(17~23節):
要門徒注意內心的潔淨過於身體及食物的潔淨。若我們心裏充滿惡念、苟合、偷盜、貪婪、邪惡、詭詐、驕傲、狂妄……,就算我們只把手、身體洗乾淨,有何益處呢?
4.警告我們:
這些話對今天的信徒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提醒。
默想
回應
我願看重你的道過於人的吩咐與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