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谷書1:1
先知哈巴谷所得的默示。
哈巴谷書1:2
他說:耶和華啊!我呼求你,你不應允,要到幾時呢?我因強暴哀求你,你還不拯救。
哈巴谷書1:3
你為何使我看見罪孽?你為何看著奸惡而不理呢?毀滅和強暴在我面前,又起了爭端和相鬥的事。
哈巴谷書1:4
因此律法放鬆,公理也不顯明,惡人圍困義人,所以公理顯然顛倒。
關閉經文內容神容許強暴奸惡?
「哈巴谷」的意思是「擁抱」,這與哈巴谷書所傳達的信息很相稱,就是把一個哀慟的人擁在懷裡,使他得安慰、鼓勵。
按哈一2-4,6,哈巴谷應是在猶大改革君王約西亞統治(主前六四0至六0九年)末期至約雅敬作王(主前六0九至五九八年)初期作先知,而從哈巴谷書所形容猶大國內的強暴、爭競、背道和惡人圍困義人(主前六0五巴比倫首次攻打耶路撒冷)的情形來看,信息的背景應該約是在主前六0九至六0五年間。
北國以色列於主前七二二年亡於亞述後,南國猶大就一直處在暴虐的亞述外患威脅之下,直到主前六一二年亞述亡於巴比倫前夕,亞述國勢式微,猶大適逢改革君王約西亞統治,國中一度呈現復興景象,但主前六0九年約西亞王崩,約雅敬繼位後,雖亞述已亡於巴比倫,但隨著日漸興起的巴比倫,猶大再次陷入強大、殘忍外患的威脅,只是這次由亞述變成了巴比倫,這就是哈巴谷信息的背景。
哈巴谷書信息的核心仍是「神的公義」。哈巴谷書全文其實是先知哈巴谷與神的對話,這對話從先知對神發出第一個不平的呼求開始:為什麼公義的神容許強暴奸惡充斥猶大?(哈一2-4)神第一次的回答是:神要興起殘忍暴躁的巴比倫來懲治猶大。(哈一5-11)
困惑的先知第二次向神發出質疑:神為何設立外邦的惡人~巴比倫吞滅比自己公義的神百姓~猶大?(哈一 12-二1)神第二次的回答是:神也將懲治巴比倫,不留餘地,惟義人要因信得生(哈二2-20)。與神兩回合的爭辯結束,先知哈巴谷以奔放激昂的語調發出他對神由衷的禱告與頌讚,他發出由悲轉喜的信心歡呼。(哈三 1-19)看到哈巴谷與神的對話,不禁讓人想到舊約另外一位很類似的人物,就是約伯。他們同樣曾在受苦中與神爭辯;前者是針對國家,後者是針對個人,而他們的結果都是在痛苦中「親眼見神」後,在患難中生發出更新的喜樂與信心。哈巴谷書的信息使遭難中的猶大看見盼望與曙光,經歷被神「擁抱」在懷裡的安慰。
哈一2 - 4,先知一連串怨言的時空背景,應是在約雅敬作王期間,「…約雅敬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列祖一切所行的。約雅敬年間,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上到猶大;…耶和華使迦勒底軍、亞蘭軍、摩押軍,和亞捫人的軍來攻擊約雅敬,毀滅猶大,正如耶和華藉他僕人眾先知所說的。這禍臨到猶大人,誠然是耶和華所命的,要將他們從自己面前趕出,是因瑪拿西所犯的一切罪;又因他流無辜人的血,充滿了耶路撒冷;耶和華決不肯赦免。…」(王下廿三3 5 ~ 廿四5)。面對猶大國中持續充斥的強暴、不公義、奸惡及外患的欺凌,先知哈巴谷用一種近乎「控訴」的形式質問與以色列立約的神, 為什麼公義的神容許強暴奸惡長期充斥猶大?為何神不聽他多時的呼求?
「哀求」有「哀號呼求幫助」的意思;「放鬆」原文有「逐漸失去知覺、變麻木」的意思;「顚倒」意為彎曲、扭曲。先知以他對耶和華的經歷和認識,比照眼前國家的內憂外患,他感到極端的不解、困惑,甚至不平!垂聽禱告的神啊,祢為何遲遲不應允我的呼求?公義的神啊,祢為何不聽我的哀求,拯救我們脫離強暴?為何祢縱容罪孽、奸惡橫行,卻保持緘默,無所作為?我眼看毀滅、強暴、不斷的爭端和相鬥充斥猶大,律法已經麻木無功效,公義不能伸張,義人受制於惡人,公義明顯被扭曲了。
乍看之下,先知哈巴谷對神的質問實在「大不敬」,但仔細思想,卻發現其實這是先知對神懇切地禱告呼求,他內心仍深知神是公義的,是萬不以有罪為無罪的。所以,他以誠實的態度,來到神面前,向祂提出他的困惑,他的信心雖面臨考驗,但他仍然對神的公義審判懷著期待,他仍然切望律法和公義恢復在他的國家。
默想
「…耶和華啊,我呼求祢…」,當我按著神的旨意禱告,呼求神的幫助多時,神卻遲遲沒有行動,始終靜默不語時,我是尋求神的心意並繼續禱告?還是放棄?或是離開神?賽五九1-2「耶和華的膀臂並非縮短,不能拯救,耳朵並非發沉,不能聽見, 但你們的罪孽使你們與 神隔絕;你們的罪惡使祂掩面不聽你們。」哈巴谷誠實且毫不遲疑地來到神面前,提出他的問題:「為甚麼…?」這給我什麼學習?詩廿七13-14「我若不信在活人之地得見耶和華的恩惠,就早已喪膽了。要等候耶和華!當壯膽,堅固你的心!我再說,要等候耶和華!」我們為社會不公、國家不義向神呼求拯救多時,卻仍不見環境改變時,願主幫助我不灰心的持續禱告,剛強等候耶和華,直到祂公義的作為臨到。
回應
親愛的主,祢是信守與我們所立盟約的神,祢的眼目看顧義人,祢的耳朵聽義人的呼求。求祢幫助我時時尋求祢的面,讓我自己、我的家庭、我的國家在患難之日仍能堅心倚靠祢,不因不法的事增多,就灰心喪膽,愛心漸漸冷淡。也求主保守我,不論環境如何,都能按主的心意持續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禱告,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地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