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羅西書4:7
有我親愛的兄弟推基古要將我一切的事都告訴你們。他是忠心的執事,和我一同作主的僕人,
歌羅西書4:8
我特意打發他到你們那裡去,好叫你們知道我們的光景,又叫他安慰你們的心。
歌羅西書4:9
我又打發一位親愛忠心的兄弟阿尼西母同去;他也是你們那裡的人。他們要把這裡一切的事都告訴你們。
歌羅西書4:10
與我一同坐監的亞里達古問你們安。巴拿巴的表弟馬可也問你們安。(說到這馬可,你們已經受了吩咐;他若到了你們那裡,你們就接待他。)
歌羅西書4:11
耶數又稱為猶士都,也問你們安。奉割禮的人中,只有這三個人是為神的國與我一同做工的,也是叫我心裡得安慰的。
關閉經文內容新人的交通
第7~8節,推基古是給保羅送信到教會去的使者(弗6:21)。他是亞西亞各教會的代表,陪同保羅一起訪問過耶路撒冷(徒廿4)。他代表保羅去過以弗所(提後四12)和革哩底(多三12),現在又帶信去歌羅西教會。
第9節,阿尼西母是奴隸,為歌羅西信徒腓利門家中的僕人,曾逃跑,後來信了主。保羅現在遣他回歌羅西。詳情參《腓利門書》。
第10節,亞里達古是保羅的同工,一同傳道(徒十九29;廿4;廿七2)。馬可是馬可福音的作者,曾參與保羅第一次佈道旅行,後因事退出。保羅曾因他的緣故與巴拿巴爭辯,二人因而分頭工作(徒十三13,15,36~39)。從這裏的話可以知道馬可後來獲得保羅的諒解和賞識。
第11a節,中文譯為「耶數」的原文與「耶穌」一名同。「耶穌」這個名字在猶太人當中很普遍(徒十三6)。「猶士都」大概是附加的名字,讓他在同名者中可資識別。
第11b節,「奉割禮的」指亞里達古、馬可、耶數三人,都是猶太基督徒,與保羅同工,特別將福音傳給猶太人。
這封書信從羅馬送到歌羅西,兩地相距甚遠,但由其個人問候中,可知彼此有相當的往來,他們能緊密聯結,實在是因著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中。
同為肢體的感受,深深存在保羅的心裏,以致保羅吩咐推基古要他一切的事告訴歌羅西教會,若不是因著互為肢體,他可能認為:「他們在小亞細亞,我在羅馬,離得那麼遠,我何必將我的事告訴他們。」保羅有互為肢體的看見,他願意把軟弱告訴人,讓人為他禱告,他願意把生命與人分享,他願意付出關懷、勸勉、安慰,使基督的眾肢體一同被建造。
同在基督裏的新人,就不因社會階段、文化背景而有隔閡,阿尼西母,一個奴隸,被稱為「親愛忠心的弟兄」,並且成為保羅的代表人和發言人,這在當時的奴隸社會是不可想像的事。亞里達古與保羅同坐監,為要繼續服事保羅,新人的關係是可以同分享、同擔當的。新人的生命也是不計前嫌的,馬可曾半途離開佈道事工,但如今保羅卻諒解,並囑咐歌羅西教會要接待他。
我們既從主領受同一新生命,互為肢體,就不該有我與其他弟兄姊妹不相干的想法,乃要不分彼此、不計前嫌、緊密聯結、彼此相顧、建造基督榮耀的身體。
肢體關係應是如何呢?我有「一個身體」的觀念與行動嗎?
親愛的主,謝謝你將許多榜樣擺在我面前,我願意效法他們,求神幫助我突破性格中不能與人分享、分擔的限制,使我能按著真理與眾肢體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