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後書3:10
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
彼得後書3:11
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銷化,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
彼得後書3:12
切切仰望神的日子來到。在那日,天被火燒就銷化了,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鎔化。
彼得後書3:13
但我們照他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
關閉經文內容切切仰望神的日子來到
「大響聲」,聖經中僅此處出現,有好幾重意思用來形容飛鳥振翅的聲音,利箭射出劃過空中的聲音,火燒森林火燄爆裂的聲音,蛇發出嘶嘶的聲音,或風聲。
「有形質的」,意指日月星辰太空星宿,或指物質的最基本組成元素。
預言的目的並非要引發推測,而是給予動機,在彼得的心中,他將這幅末世天地毀滅的景象刻劃出來,不是像假教師一樣危言聳聽藉以吸引人的注意力,而是為了「提醒」信徒應當儆醒起來過一個敬虔聖潔的生活,好迎接主的再來。
彼得要求信徒不是消極地等候「那審判的日子」的臨到,而是像聰明的使女預備好油等候新郎般(見太廿五1 起),「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切切仰望』神的日子來到」(彼後三11∼12)。如果我們注意新國際英文版的翻譯會發現原來第十二節用的是疑問句,表示說既然這些事情會無可避免地發出,你應當成為怎樣的人呢?(當然是)應當反映出你對未來的盼望,而以聖潔敬虔的生活表達這分渴慕期待。
這使我想起以前求學的日子,一點也不稀奇的事,凡是書已經讀好,對考試有充份預備的人,都希望老師趕快發考卷;反之,連課本一遍都還沒看過的人,那時簡直就如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緊張得半死不說,教室一個風吹草動,就嚇得他們魂不守舍。
因此求主憐憫我們,儘管日子何時臨到我們不清楚,那時天地萬物會如何在瞬間消滅,我們所能揣摩的也有限,可是我們可以好好預備。主耶穌也是這樣教導我們的,「所以你們要儆醒,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哪一天來到」,又說,「所以你們也要預備,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參太廿四)如果連人子耶穌本身也不知道自己何時才得蒙打發重返這世界大有能力的降臨,召聚我們接我們升天,但願我們這群真心跟隨祂的人,就不要僅僅陷入「末世恐懼症」人人自危,我們應當起來為這個世代人心能悔改轉向神好好禱告,要求神的國降臨,求主打發工人出去收割莊稼,求主把傳福音的大能賜給祂的兒女,更求主煉淨我們的心,不要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倒被棄絕了。
1.我每日的生活光景符合我對今天這個真理的認知嗎?
2.如果知道下一刻所有現在所擁有的即將成為過眼雲煙,我會如何自處?
親愛的主,何等盼望當你再來之時,我是準備好了的人,有你那永恆生命的素質成形在我面;我也希望你幫助我去傳福音,在屬靈的面我能成為一位交得出帳的好僕人,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