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下23:8
大衛勇士的名字記在下面:他革捫人約設巴設,又稱伊斯尼人亞底挪,他是軍長的統領,一時擊殺了八百人。
撒母耳記下23:9
其次是亞合人朵多的兒子以利亞撒。從前非利士人聚集要打仗,以色列人迎著上去,有跟隨大衛的三個勇士向非利士人罵陣,其中有以利亞撒。
撒母耳記下23:10
他起來擊殺非利士人,直到手臂疲乏,手黏住刀把。那日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大獲全勝;眾民在以利亞撒後頭專奪財物。
撒母耳記下23:11
其次是哈拉人亞基的兒子沙瑪。一日,非利士人聚集成群,在一塊長滿紅豆的田裡,眾民就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
撒母耳記下23:12
沙瑪卻站在那田間擊殺非利士人,救護了那田。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大獲全勝。
撒母耳記下23:13
收割的時候,有三十個勇士中的三個人下到亞杜蘭洞見大衛。非利士的軍兵在利乏音谷安營。
撒母耳記下23:14
那時大衛在山寨,非利士人的防營在伯利恆。
撒母耳記下23:15
大衛渴想,說:甚願有人將伯利恆城門旁、井裡的水打來給我喝。
撒母耳記下23:16
這三個勇士就闖過非利士人的營盤,從伯利恆城門旁的井裡打水,拿來奉給大衛。他卻不肯喝,將水奠在耶和華面前,
撒母耳記下23:17
說:耶和華啊,這三個人冒死去打水;這水好像他們的血一般,我斷不敢喝。如此,大衛不肯喝。這是三個勇士所做的事。
撒母耳記下23:18
洗魯雅的兒子、約押的兄弟亞比篩是這三個勇士的首領;他舉槍殺了三百人,就在三個勇士裡得了名。
撒母耳記下23:19
他在這三個勇士裡是最尊貴的,所以作他們的首領,只是不及前三個勇士。
撒母耳記下23:20
有甲薛勇士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行過大能的事;他殺了摩押人亞利伊勒的兩個兒子,又在下雪的時候下坑裡去,殺了一個獅子,
撒母耳記下23:21
又殺了一個強壯的埃及人;埃及人手裡拿著槍,比拿雅只拿著棍子下去,從埃及人手裡奪過槍來,用那槍將他殺死。
撒母耳記下23:22
這是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所行的事,就在三個勇士裡得了名。
撒母耳記下23:23
他比那三十個勇士都尊貴,只是不及前三個勇士。大衛立他作護衛長。
撒母耳記下23:24
三十個勇士裡有約押的兄弟亞撒黑,伯利恆人朵多的兒子伊勒哈難,
撒母耳記下23:25
哈律人沙瑪,哈律人以利加,
撒母耳記下23:26
帕勒提人希利斯,提哥亞人益吉的兒子以拉,
撒母耳記下23:27
亞拿突人亞比以謝,戶沙人米本乃,
撒母耳記下23:28
亞合人撒們,尼陀法人瑪哈萊,
撒母耳記下23:29
尼陀法人巴拿的兒子希立,便雅憫族、基比亞人利拜的兒子以太,
撒母耳記下23:30
比拉頓人比拿雅,迦實溪人希太,
撒母耳記下23:31
伯亞拉巴人亞比亞本,巴魯米人押斯瑪弗,
撒母耳記下23:32
沙本人以利雅哈巴,雅善兒子中的約拿單,
撒母耳記下23:33
哈拉人沙瑪,哈拉人沙拉的兒子亞希暗,
撒母耳記下23:34
瑪迦人亞哈拜的兒子以利法列,基羅人亞希多弗的兒子以連,
撒母耳記下23:35
迦密人希斯萊,亞巴人帕萊,
撒母耳記下23:36
瑣巴人拿單的兒子以甲,迦得人巴尼,
撒母耳記下23:37
亞捫人洗勒,比錄人拿哈萊(是給洗魯雅的兒子約押拿兵器的),
撒母耳記下23:38
以帖人以拉,以帖人迦立,
撒母耳記下23:39
赫人烏利亞,共有三十七人。
關閉經文內容大衛的勇士
這段經問如同附錄,既然大衛自己是一位勇士,那麼那些跟隨他的勇士,也該被記上一筆。
一、第一組三勇士
首先是最尊貴的三勇士,他們分別是「約設‧巴設」、「以利亞撒」與「沙瑪」。「約設巴設」的功蹟是「一時擊殺了八百人」,因此大衛立他作「軍長的統領」(8節)。「以利亞撒」的功蹟是「他起來擊殺非利士人,直到手臂疲乏,手黏住刀把」,使得「以色列人大獲全勝」(10節)。「沙瑪」的功蹟是「站在那田間擊殺非利士人,救護了那田」,使得「以色列人大獲全勝」(12節)。
二、第二組三勇士
其次是另外三個勇士,只是他們「不及前三個勇士」(19,23節),他們是「亞比篩」、「比拿雅」,另外一個未具名。
他們之所以出名是因為下面發生的事:「三個人下到亞杜蘭洞見大衛……非利士人的防營在伯利恆。大衛渴想,說:『甚願有人將伯利恆城門旁、井裏的水打來給我喝。』這三個勇士就闖過非利士人的營盤,從伯利恆城門旁的井裏打水,拿來奉給大衛。」(13~16節)這是三勇士最著名的事蹟。當然大衛不肯喝這以同袍生命換來的水,他將水奠在耶和華面前――「耶和華啊,這三個人冒死去打水;這水好像他們的血一般,我斷不敢喝。」(17節)大衛這樣做,使得跟隨者以後不致再做這種行為。這種行為雖表達了他們對大衛的忠心與愛戴,但不值得鼓勵。
除此之外,「亞比篩」曾經「舉槍殺了三百人」,成為「這三個勇士裏最尊貴的」(18節)。「比拿雅」則「殺了摩押人亞利伊勒的兩個兒子,又在下雪的時候下坑裏去,殺了一個獅子,又殺了一個強壯的埃及人。」(20~21節)大衛立他作護衛長(23節)。
三、三十個勇士
最後,就是三十個勇士的記名――「亞撒黑、伊勒哈難、沙瑪、以利加、希利斯、以拉、亞比以謝、米本乃、撒們、瑪哈萊、希立、以太、比拿雅、希太、亞比亞本、押斯瑪弗、以利雅哈巴、約拿單、沙瑪、亞希暗、以利法列、以連、希斯萊、帕萊、以甲、巴尼、洗勒、拿哈萊、以拉、迦立,赫人烏利亞,共有三十七人。」(參24~39節)這些勇士來自各支派,甚至是外邦族裔,都效忠大衛,可見大衛作為一個公義的領袖,他的吸納性何等的強。唯一遺憾的是「赫人烏利亞」也在其中,大衛卻辜負了他的跟隨。
默想
我是否紀念那些與我一同打拼的同事、同工的辛勞,即便功勞由少數人得到,但仍紀念那些參與者的辛勞?
回應
親愛的主,你是領袖中的領袖,幫助我作為一個領袖,可以效法你,不但有同工同僚向我與我帶領的事工委身,我也向他們委身。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