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下17:15
戶篩對祭司撒督和亞比亞他說:亞希多弗為押沙龍和以色列的長老所定的計謀是如此如此,我所定的計謀是如此如此。
撒母耳記下17:16
現在你們要急速打發人去,告訴大衛說:今夜不可住在曠野的渡口,務要過河,免得王和跟隨他的人都被吞滅。
撒母耳記下17:17
那時,約拿單和亞希瑪斯在隱羅結那裡等候,不敢進城,恐怕被人看見。有一個使女出來,將這話告訴他們,他們就去報信給大衛王。
撒母耳記下17:18
然而有一個童子看見他們,就去告訴押沙龍。他們急忙跑到巴戶琳某人的家裡;那人院中有一口井,他們就下到井裡。
撒母耳記下17:19
那家的婦人用蓋蓋上井口,又在上頭鋪上碎麥,事就沒有洩漏。
撒母耳記下17:20
押沙龍的僕人來到那家,問婦人說:亞希瑪斯和約拿單在哪裡?婦人說:他們過了河了。僕人找他們,找不著,就回耶路撒冷去了。
撒母耳記下17:21
他們走後,二人從井裡上來,去告訴大衛王說:亞希多弗如此如此定計害你,你們務要起來,快快過河。
撒母耳記下17:22
於是大衛和跟隨他的人都起來,過約但河。到了天亮,無一人不過約但河的。
撒母耳記下17:23
亞希多弗見不依從他的計謀,就備上驢,歸回本城;到了家,留下遺言,便吊死了,葬在他父親的墳墓裡。
撒母耳記下17:24
大衛到了瑪哈念,押沙龍和跟隨他的以色列人也都過了約但河。
撒母耳記下17:25
押沙龍立亞瑪撒作元帥,代替約押。亞瑪撒是以實瑪利人(又作以色列人)以特拉的兒子。以特拉曾與拿轄的女兒亞比該親近;這亞比該與約押的母親洗魯雅是姊妹。
撒母耳記下17:26
押沙龍和以色列人都安營在基列地。
撒母耳記下17:27
大衛到了瑪哈念,亞捫族的拉巴人拿轄的兒子朔比,羅底巴人亞米利的兒子瑪吉,基列的羅基琳人巴西萊,
撒母耳記下17:28
帶著被、褥、盆、碗、瓦器、小麥、大麥、麥麵、炒穀、豆子、紅豆、炒豆、
撒母耳記下17:29
蜂蜜、奶油、綿羊、奶餅,供給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吃;他們說:民在曠野,必飢渴困乏了。
關閉經文內容大衛過約旦河
當戶篩成功的為大衛爭取到時間之後,他要大衛快快越過約旦河,以空間爭取更多的時間,來預作準備。
一、戶篩藉祭司通知大衛
戶篩對祭司撒督和亞比亞他,要他們通知大衛說:「今夜不可住在曠野的渡口,務要過河。」(16節)撒督和亞比亞他的兒子約拿單和亞希瑪斯已預備好去報信,雖然他們被發現,卻在巴戶琳某人的家裏的井中被護庇,因此得以逃脫。
二、大衛過了約旦河
之後,這二人就有機會去告訴大衛「快快過河」(21節),於是大衛和跟隨他的人都起來,過了約旦河。而就在此時,亞希多弗知道,若不依從他的計謀,押沙龍必然敗亡,他「就備上驢,歸回本城……留下遺言,便吊死了。」(23節)
此時大衛與跟隨他的人都到了河東的瑪哈念,就是掃羅家族最後作王的地方。而押沙龍和跟隨他的以色列人也都過了約旦河,勢態又開始緊張。此時押沙龍開始集結大軍,並立了他自己的元帥亞瑪撒,並且在基列安營,基列與瑪哈念的距離已經不遠。詩篇第三篇是大衛逃躲押沙龍時的著作,大衛說:「耶和華啊,我的敵人何其加增;有許多人起來攻擊我。有許多人議論我說:他得不著神的幫助。但你耶和華是我四圍的籐牌,是我的榮耀,又是叫我抬起頭來的……我躺下睡覺,我醒著,耶和華都保佑我。雖有成萬的百姓來周圍攻擊我,我也不怕。」(詩三1~6)正是此刻的描述。大衛在仇敵的環伺與控告中,仍然堅心倚靠上帝。
三、西巴萊真誠接待大衛
這時一位居於約旦河東的人出來真誠的接待大衛――「亞捫族……的……巴西萊」(27節),他帶著起居用品與食物來供給大衛和跟隨他的人。這樣真誠的接待,成為大衛在疲乏窘迫時,最大的支持與安慰,他沒有計謀,也不貪圖什麼,更沒有藉此來羞辱大衛,只是在「民在曠野,必飢渴困乏了」(29節)的情況下,伸出援手。這是出於上帝的恩典,也是出於人的良善。
默想
我是否能在別人的需要中,真誠的相伴?我是否能在仇敵環伺時,依然安然躺臥?我能否在別人的毀謗中,信任自己與主的關係,而能屹立不搖,不落入自我無謂的控告之中?
回應
親愛的主,你是恩慈的主,教導我認識你的恩慈,並能坦然無懼到你面前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也能以恩慈與他人彼此相待,在別人的需要中看見自己能做的事,就能謙卑安靜的去做,讓左手不知道右手所做的事,必在你面前蒙紀念。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