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靈修
2023/7/3起暫停
禱讀:撒母耳記下十二16~3
2014/06/19 撒母耳記下一二:16-3

大衛生所羅門

大衛與拔示巴的第一個兒子死掉,第二個兒子卻蒙上帝喜悅,這在許多人眼中,真的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但我們看見耶和華真的是「他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的主(詩一○三9);聖經人物的經歷,不斷更新我們對上帝的認識。




一、大衛為孩子禁食祈求


拿單預言了孩子必定會死,果然這孩子得了重病,「大衛為這孩子懇求神,而且禁食,進入內室,終夜躺在地上。」(16節)大衛深知是自己的罪孽害了這孩子,因此全心為孩子禱告,相信他在禱告中一定更加深切地認罪,他知道不認罪,禱告是不能蒙垂聽的――「我若心裏注重罪孽,主必不聽。」(詩六十六18)




最終,「到第七日,孩子死了」(18節),大衛就從地上起來,沐浴更衣,進耶和華的殿敬拜,然後回宮吃飯。當臣僕問他時,他說得非常真切――「孩子還活著,我禁食哭泣;因為我想,或者耶和華憐恤我,使孩子不死也未可知。孩子死了……我豈能使他返回呢?」(22~23節)大衛深諳與上帝的相處之道,在可尋求時尋求,在不可尋求時放手。




二、大衛與拔示巴生所羅門


照一般人的想法,上帝不會再祝福大衛和拔示巴的關係,但當大衛安慰他的妻拔示巴的喪子之痛――「她就生了兒子,給他起名叫所羅門」(24節),所羅門的意思是「和平之人」;大衛渴望這孩子給家族與國家帶來和平,以彌補因他的罪導致的家族性咒詛。這孩子應該是大衛與拔示巴靈命最好的時候生的孩子,果然聰穎敬虔――「耶和華也喜愛他,就藉先知拿單賜他一個名字,叫耶底底亞,因為耶和華愛他。」(25節)耶底底亞(ydd,耶和華所愛)一名延續了大衛(dvd,蒙愛之人)名字的意義,向大衛保證他與他的家族仍在耶和華面前蒙恩寵。




三、大衛勝過亞捫


在這期間,約押繼續他對亞捫人的京城拉巴的戰爭,終於得勝,這場得勝也代表大衛又重新回到「無論往哪裏去,耶和華都使他得勝」的地位(參撒下八6,14)。學者們認為大衛的詩篇第五十一篇是一首公開認罪的詩篇,因為因著大衛的罪,耶路撒冷的祭都不再蒙悅納(參詩五十一19),而當大衛悔改時他才會說:「求你隨你的美意善待錫安」(詩五十一18),可見君王的罪延及國家,當君王認罪時,國家才重新被上帝恩待,戰爭也重回得勝的地位。


默想


我是否相信我們不至滅亡,是出於主諸般的慈愛,祂的怒氣轉眼之間,祂的慈愛永遠長存。我是否藉著悔改與禱告,把自己與家族帶入蒙恩與得勝的地位?


回應


親愛的主,你並不甘心叫人徒然受苦,你叫我們受苦必是與我們有益,為要與你的性情有份。幫助我在受苦中信任你的慈愛,並藉著悔改與禱告,把自己與家人重新帶回蒙恩與得勝的地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