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下10:1
此後,亞捫人的王死了,他兒子哈嫩接續他作王。
撒母耳記下10:2
大衛說:我要照哈嫩的父親拿轄厚待我的恩典厚待哈嫩。於是大衛差遣臣僕,為他喪父安慰他。大衛的臣僕到了亞捫人的境內。
撒母耳記下10:3
但亞捫人的首領對他們的主哈嫩說:大衛差人來安慰你,你想他是尊敬你父親麼?他差臣僕來不是詳察窺探、要傾覆這城麼?
撒母耳記下10:4
哈嫩便將大衛臣僕的鬍鬚剃去一半,又割斷他們下半截的衣服,使他們露出下體,打發他們回去。
撒母耳記下10:5
有人告訴大衛,他就差人去迎接他們,(因為他們甚覺羞恥),告訴他們說:可以住在耶利哥,等到鬍鬚長起再回來。
撒母耳記下10:6
亞捫人知道大衛憎惡他們,就打發人去,招募伯利合的亞蘭人和瑣巴的亞蘭人,步兵二萬,與瑪迦王的人一千、陀伯人一萬二千。
撒母耳記下10:7
大衛聽見了,就差派約押統帶勇猛的全軍出去。
撒母耳記下10:8
亞捫人出來,在城門前擺陣;瑣巴與利合的亞蘭人、陀伯人,並瑪迦人,另在郊野擺陣。
撒母耳記下10:9
約押看見敵人在他前後擺陣,就從以色列軍中挑選精兵,使他們對著亞蘭人擺陣。
撒母耳記下10:10
其餘的兵交與他兄弟亞比篩,對著亞捫人擺陣。
撒母耳記下10:11
約押對亞比篩說:亞蘭人若強過我,你就來幫助我;亞捫人若強過你,我就去幫助你。
撒母耳記下10:12
我們都當剛強,為本國的民和 神的城邑作大丈夫。願耶和華憑他的意旨而行!
撒母耳記下10:13
於是,約押和跟隨他的人前進攻打亞蘭人;亞蘭人在約押面前逃跑。
撒母耳記下10:14
亞捫人見亞蘭人逃跑,他們也在亞比篩面前逃跑進城。約押就離開亞捫人那裡,回耶路撒冷去了。
撒母耳記下10:15
亞蘭人見自己被以色列人打敗,就又聚集。
撒母耳記下10:16
哈大底謝差遣人,將大河那邊的亞蘭人調來;他們到了希蘭,哈大底謝的將軍朔法率領他們。
撒母耳記下10:17
有人告訴大衛,他就聚集以色列眾人,過約但河,來到希蘭。亞蘭人迎著大衛擺陣,與他打仗。
撒母耳記下10:18
亞蘭人在以色列人面前逃跑;大衛殺了亞蘭七百輛戰車的人,四萬馬兵,又殺了亞蘭的將軍朔法。
撒母耳記下10:19
屬哈大底謝的諸王見自己被以色列人打敗,就與以色列人和好,歸服他們。於是亞蘭人不敢再幫助亞捫人了。
關閉經文內容大衛戰勝亞捫亞蘭
此處再一次看見大衛如何戰勝周邊的仇敵。這些戰爭並非出於大衛的主動,而是在被挑釁之下做出的還擊。
一、亞捫人羞辱大衛的臣僕
這場戰爭起源於大衛對亞捫的善意卻被羞辱。究竟亞捫王當年如何「厚待」大衛,我們不得而知;但推論是大衛逃亡期間,與他相約互不侵犯。因此當亞捫王拿轄死的時候,大衛差遣臣僕前往安慰他的兒子哈嫩。但是亞捫人其他的首領對哈嫩說:「大衛差人來安慰你,你想他是尊敬你父親嗎?他差臣僕來不是詳察窺探、要傾覆這城嗎?」(3節)
於是哈嫩羞辱了這些使者,將他們的鬍鬚剃去一半,又割斷他們下半截的衣服,使他們露出下體,就打發他們回去。這些人回到以色列,不能回去見王,於是大衛就差人去迎接他們,要他們住在耶利哥,等到鬍鬚長起再回來。
二、亞捫人與亞蘭連盟
這件事嚴重的影響了亞捫與以色列的關係,於是亞捫人乾脆招募了伯‧利合(Beth Rehob)的亞蘭人和瑣巴的亞蘭人步兵二萬,與瑪迦王的人一千、陀伯人一萬二千,要與以色列對峙。
於是大衛差派約押統帶勇猛的全軍出去,與亞捫人爭戰。亞捫人自己在城門前擺陣,要他們的僱傭兵在約押的後面擺陣,明顯要夾擊以色列軍隊。約押兵分兩路,他自己帶一隊人面對傭兵亞蘭人,另一隊由他兄弟亞比篩,對著亞捫人擺陣。他們二人都面向敵人,背向著自己人,隨時可互相支援。
約押勉勵亞比篩――「我們都當剛強,為本國的民和神的城邑作大丈夫。願耶和華憑他的意旨而行!」(12節)戰爭的結果是――「亞蘭人在約押面前逃跑」(13節),而「亞捫人……在亞比篩面前逃跑」(14節),約押全軍得勝,班師回耶路撒冷。
三、大衛戰敗亞蘭
然而亞蘭人不服,撒母耳記下第八章所記,被大衛擊敗的「哈大底謝」又將大河那邊的亞蘭人都聚到希蘭,於是大衛親征亞蘭,殺了亞蘭七百輛戰車的人、四萬馬兵,又殺了亞蘭的將軍朔法。最後亞蘭歸服了大衛,也不敢再幫助亞捫了。
默想
我是否能心存智慧,不任意挑起爭端?《箴言》說:「愚昧人張嘴啟爭端,開口招鞭打」(箴十八6)。亞捫臣僕對哈嫩的挑撥,導致了一場又一場的紛爭。我是否也能心存謙卑,不因驕傲而羞辱別人?《箴言》也說:「驕傲只啟爭競;聽勸言的,卻有智慧」(箴十三10)。亞捫王哈嫩無端羞辱大衛的臣僕,最後換來自己的潰敗。
回應
親愛的主,你喜悅將智慧與謙卑賜給我,幫助我喜愛和睦,一心追趕,不要像愚昧人一樣好啟爭端。主,賜我信任別人良善的心,不以惡報善。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