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下4:1
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聽見押尼珥死在希伯崙,手就發軟;以色列眾人也都驚惶
撒母耳記下4:2
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有兩個軍長,一名巴拿,一名利甲,是便雅憫支派、比錄人臨門的兒子。比錄也屬便雅憫。
撒母耳記下4:3
比錄人早先逃到基他音,在那裡寄居,直到今日。
撒母耳記下4:4
掃羅的兒子約拿單有一個兒子名叫米非波設,是瘸腿的。掃羅和約拿單死亡的消息從耶斯列傳到的時候,他才五歲。他乳母抱著他逃跑;因為跑得太急,孩子掉在地上,腿就瘸了。
撒母耳記下4:5
一日,比錄人臨門的兩個兒子利甲和巴拿出去,約在午熱的時候到了伊施波設的家;伊施波設正睡午覺。
撒母耳記下4:6
他們進了房子,假作要取麥子,就刺透伊施波設的肚腹,逃跑了。
撒母耳記下4:7
他們進房子的時候,伊施波設正在臥房裡躺在床上,他們將他殺死,割了他的首級,拿著首級在亞拉巴走了一夜,
撒母耳記下4:8
將伊施波設的首級拿到希伯崙見大衛王,說:王的仇敵掃羅曾尋索王的性命。看哪,這是他兒子伊施波設的首級;耶和華今日為我主我王在掃羅和他後裔的身上報了仇。
撒母耳記下4:9
大衛對比錄人臨門的兒子利甲和他兄弟巴拿說:我指著救我性命脫離一切苦難、永生的耶和華起誓:
撒母耳記下4:10
從前有人報告我說,掃羅死了,他自以為報好消息;我就拿住他,將他殺在洗革拉,這就作了他報消息的賞賜。
撒母耳記下4:11
何況惡人將義人殺在他的床上,我豈不向你們討流他血的罪、從世上除滅你們呢?
撒母耳記下4:12
於是大衛吩咐少年人將他們殺了,砍斷他們的手腳,掛在希伯崙的池旁,卻將伊施波設的首級葬在希伯崙押尼珥的墳墓裡。
關閉經文內容掃羅家結束
正如前面所說,掃羅家與大衛家爭戰許久,「大衛家日見強盛;掃羅家日見衰弱」(撒下三1),現在是掃羅家結束的時刻了,但是自始至終,大衛沒有下手害掃羅家的任何一個人。
一、兩個便雅憫的軍長
當押尼珥死後,伊施波設的王朝更加衰落,現在有兩個軍長掌權,一是巴拿,一是利甲,這兩個人都是便雅憫支派的人,也就是掃羅家族同族的人,因此他們至今仍效忠掃羅家族。但當伊施波設王朝益漸衰落時,他們開始有了不同的想法。
二、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
在此額外記載了約拿單的兒子,他名叫「米非波設」,當年掃羅和約拿單死的時候,他才五歲,乳母抱著他逃跑,因為跑得太急,孩子掉在地上,「腿就瘸了」(4節)。他應該是掃羅王朝第二順位的王位繼承人。
三、兩個軍長謀殺伊施波設
伊施波設的兩個軍長利甲和巴拿,預謀的進入伊施波設的家,趁著伊施波設睡午覺的時候,「刺透伊施波設的肚腹,逃跑了」(6節)。他們不但殺了伊施波設,並且「割了他的首級」,拿到希伯崙去見大衛,想要邀功――「耶和華今日為我主我王在掃羅和他後裔的身上報了仇」(8節)。
此時大衛再一次展現他對輕易的流無辜人血的看法,他告訴這兩個軍長,當年來報告殺了掃羅者的下場,是把他殺了,「作了他報消息的賞賜」(10節)。如今,「何況惡人將義人殺在他的床上,我豈不向你們討流他血的罪、從世上除滅你們呢?」(11節)於是大衛吩咐人們將這二個賣主求榮的軍長殺了,掛了起來。另一方面,大衛「將伊施波設的首級葬在希伯崙押尼珥的墳墓裏」(12節)。
撒母耳記下第廿二章說:「當耶和華救大衛脫離一切仇敵和掃羅之手的日子」,他寫詩說:「耶和華按著我的公義報答我,按著我手中的清潔賞賜我。因為我遵守了耶和華的道,未曾作惡離開我的上帝。」(撒下廿二1,21~22)大衛三次洗手表明無辜,他與掃羅與約拿單的死無關,他與押尼珥的死無關,他與伊施波設的死無關。大衛日後取得政權,沒有經由任何不法的手段與過程,這是上帝喜悅大衛最重要的原因,他必須以一個受膏者的身份,把上帝公義的治理表彰出來,成為日後彌賽亞公義之治的預表。
默想
我是否看重做事的次序與細節,我是否看重程序正義?不以任何不光明的手法來取得任何利益與地位。
回應
親愛的主,你是公義的主,你也是鑒察人心的主,幫助我們在生命中最小的事上也追求你的公義,那時我們才真正能說,願你的國降臨,因為你的國是公義的;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所有的事都是照你的法則而行,在你的時間表內,成就你的旨意。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