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50:22
約瑟和他父親的眷屬都住在埃及。約瑟活了一百一十歲。
創世記50:23
約瑟得見以法蓮第三代的子孫。瑪拿西的孫子、瑪吉的兒子也養在約瑟的膝上。
創世記50:24
約瑟對他弟兄們說:我要死了,但 神必定看顧你們,領你們從這地上去,到他起誓所應許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之地。
創世記50:25
約瑟叫以色列的子孫起誓說: 神必定看顧你們;你們要把我的骸骨從這裡搬上去。
創世記50:26
約瑟死了,正一百一十歲。人用香料將他薰了,把他收殮在棺材裡,停在埃及。
關閉經文內容神世世代代眷顧
讀完《創世記》,神的話縈繞腦中、耳際,久久不絕,有更多的默想:
1.萬軍之耶和華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也是我們的神,是愛我們的阿爸天父。雖然人背逆、犯罪,但神赦免罪孽,喜愛施恩(彌七18〜19),藉愛子耶穌,賜下救恩;越認識這位全知、全在、全能、聖潔、公義、慈愛的獨一真神,就更加愛慕、感謝、敬畏祂!
2.創造宇宙萬物的神是首先的,末後的(賽四十四6);祂必快來,施行賞罰(啟廿二12〜13)。神揀選、呼召我們,在我們身上有命定、計劃;我們一生,盡心竭力地完成這個命定,用恩賜服事,不將銀子埋在地裏,作忠心、良善的好管家(太廿五21),將來可以交帳。
3.我們不僅要完成神在我們身上的命定,還要教導下一代遵行神的誡命,培養敬虔的後代,帶出下一代的領袖及接班人,讓神的祝福、應許,代代相傳。
4.先祖所犯的錯誤(欺騙、嫉妒、貪心……),我們不要再犯;學習約瑟的忍耐、順服、寬容、愛心。我們遇到的困苦、逆境,都有神的美意,為要煉淨我們的生命成為純淨的精金,反映主的榮美。在逆境中,我們不埋怨;仰望神,時候到了,掌權的神要讓患難成為祝福。學習「忍耐」(羅五1~5;來六12),對神的話更深的信靠,全能的神在任何時刻,都能行大事、奇事。
5.守約施慈愛的神,如何看顧、賜糧食給先祖,祂必看顧、賜糧食給我們,就是敬畏祂的人(詩一一一5)。在末世的大災難中,祂更要賜下靈糧,讓我們得勝。
6.我們甘心樂意的服事,因著「熱愛」,就看數年如數日。神的愛火在我們裏面不斷燃燒,燒去一切的雜質,燒出純淨的熱愛,對神愛到忘我、無我。
7.學習亞伯拉罕的榜樣,憑信心、不靠感覺,堅信神的話語及應許。年紀漸老,記憶不佳、眼看不清、手腳不靈、體力減退,外體漸衰,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
8.「活著是基督,死了就有益處(得著)」,見主面時是一生最大的得著。帶著敬拜、感謝、讚美、禱告、祝福、平靜安穩地進入安息,何等蒙福,哈利路亞!
一、雅各的葬禮(1〜14節)
雅各過世時,約瑟伏在父親的面上哀哭,與他親嘴,約瑟多麼愛老父雅各。約瑟慎重地吩咐醫生,用香料薰雅各的身體,
薰屍的常例是四十天,四十天過後,埃及人為雅各哭了七十天,可見埃及人對雅各的敬重。哀哭的日子過了,約瑟請人報告法老,說他父親過世前,要他起誓,要將雅各葬埋於迦南地,法老要他照辦。
與約瑟一同去迦南的人,有法老的臣僕和法老家中的長老,並埃及國的長老,還有約瑟的全家和他的弟兄們,並他父親的眷屬,只有他們的婦人、孩子和牛羊,都留在歌珊地。法老派了車輛、馬兵,與他們同行。
大隊人馬,到了約旦河外、亞達的禾場,就在那裏大大地號咷痛哭,約瑟為他的父親哀哭了七天。迦南的居民聽見哀哭,就說,這是埃及人「一場極大的哀哭(a solemn ceremony of mourning)」,因此那地方名叫亞伯•麥西(Abel Mizraim,就是「埃及人的哀悼」之意,mourning of Egyptians)。雅各的葬禮,備極哀榮。
二、約瑟的兄長害怕(15〜21節)
葬禮過後,約瑟與眾人回到埃及;約瑟的哥哥們見父親死了,害怕約瑟報復他們,就打發人去見約瑟,說父親未死以先,吩咐他們,請求約瑟饒恕他們的過犯和罪惡。
約瑟聽見這些話,就哭了。他哭,是因為兄長不了解他心意,不相信他已經饒恕了他們;也因見到他們擔驚害怕,而心裏難過。
約瑟的兄長俯伏在他面前,說他們是約瑟的僕人(他們不明白,約瑟的饒恕是沒有條件的,正如主耶穌的救恩是白白的)。約瑟對他們說話,兩次要他們不要害怕,說他豈能代替神呢?從前他們的意思是要害約瑟,但神的意思是好的,要保全多人的性命,成就美事。
約瑟敬畏神、信靠神,知道神在凡事上掌權,就在心中徹底饒恕兄長,用親愛的話安慰他們(創五十21),必養活他們的婦人、孩子;神慰藉其民,也對我們說安慰的話(賽四十1~2)。
神藉祂愛子的寶血,赦免我們的罪過,如果我們不覺得神已饒恕我們,仍舊害怕,會讓神傷心。
三、神必世代看顧(22〜26節)
約瑟活了一百一十歲,他得見以法蓮的第三代子孫,瑪拿西的孫子,也養在他膝上。
約瑟在死前,囑咐弟兄將他的骸骨帶回迦南安葬,勉勵他們說:「神必定看顧你們,領你們回迦南。」
約瑟一生經歷神的看顧,也把寶貴的應許相傳。
因著人的犯罪,《創世記》以「伊甸園」開始,以「墓園」結束;感謝神的救恩,信主的人要復活,進入「樂園」。
默想
1.真正饒恕別人,就能用親愛的話安慰、祝福對方。
2.守約施慈愛的神,必定看顧我們及我們的後代。
回應
天父爸爸,感謝你世世代代看顧我們的後代,為要榮耀你、彰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