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18:16
三人就從那裡起行,向所多瑪觀看,亞伯拉罕也與他們同行,要送他們一程。
創世記18:17
耶和華說:我所要作的事豈可瞞著亞伯拉罕呢?
創世記18:18
亞伯拉罕必要成為強大的國;地上的萬國都必因他得福。
創世記18:19
我眷顧他,為要叫他吩咐他的眾子和他的眷屬遵守我的道,秉公行義,使我所應許亞伯拉罕的話都成就了。
創世記18:20
耶和華說: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甚重,聲聞於我。
創世記18:21
我現在要下去,察看他們所行的,果然盡像那達到我耳中的聲音一樣麼?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
創世記18:22
二人轉身離開那裡,向所多瑪去;但亞伯拉罕仍舊站在耶和華面前。
創世記18:23
亞伯拉罕近前來,說:無論善惡,你都要剿滅麼?
創世記18:24
假若那城裡有五十個義人,你還剿滅那地方麼?不為城裡這五十個義人饒恕其中的人麼?
創世記18:25
將義人與惡人同殺,將義人與惡人一樣看待,這斷不是你所行的。審判全地的主豈不行公義麼?
創世記18:26
耶和華說:我若在所多瑪城裡見有五十個義人,我就為他們的緣故饒恕那地方的眾人。
創世記18:27
亞伯拉罕說:我雖然是灰塵,還敢對主說話。
創世記18:28
假若這五十個義人短了五個,你就因為短了五個毀滅全城麼?他說:我在那裡若見有四十五個,也不毀滅那城。
創世記18:29
亞伯拉罕又對他說:假若在那裡見有四十個怎麼樣呢?他說:為這四十個的緣故,我也不作這事。
創世記18:30
亞伯拉罕說:求主不要動怒,容我說,假若在那裡見有三十個怎麼樣呢?他說:我在那裡若見有三十個,我也不作這事。
創世記18:31
亞伯拉罕說:我還敢對主說話,假若在那裡見有二十個怎麼樣呢?他說:為這二十個的緣故,我也不毀滅那城。
創世記18:32
亞伯拉罕說:求主不要動怒,我再說這一次,假若在那裡見有十個呢?他說:為這十個的緣故,我也不毀滅那城。
創世記18:33
耶和華與亞伯拉罕說完了話就走了;亞伯拉罕也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
關閉經文內容神的審判與人的代求
三人造訪了亞伯拉罕後,從那裏起行,向所多瑪觀看;亞伯拉罕捨不得他們離開,要送他們一程,也與他們同行,後來得知神的心意;我們要明白神心意,一定要緊緊地跟隨神。
一、神的審判(16〜22節)
當亞伯拉罕與三人同行,要送他們一程時,神沒有向他隱瞞神的心意(要滅所多瑪)。神再次祝福他,說他必要成為大國,地上的萬國必因他得福;叫他吩咐他的家人遵守神的道、秉公行義,這樣神所應許亞伯拉罕的話都要成就。
我們若要蒙福、承受神的應許,就要全家遵守神的道、行公義的事,傳揚福音,作好見證,榮耀神的名,神的祝福就要藉我們臨到世人。
耶和華對亞伯拉罕說,所多瑪、蛾摩拉的罪惡甚重,聲聞於神,祂要下去察看,看看是否他們所行的,盡像那達到祂耳中的聲音一樣嗎?
兩位天使離開那裏,向所多瑪去(創十八22;十九1);但亞伯拉罕仍舊站在耶和華面前,他知道耶和華要毀滅所多瑪,他的姪兒羅得一家也在其中,就很難過。
二、人的代求(23〜33節)
亞伯拉罕有憐憫的心腸,雖然羅得與世俗為友,佔過他便宜、遠離神……,但他仍然愛著羅得;他想到羅得一家及所多瑪城中的孩童、婦孺,就迫切地在神前代求。
亞伯拉罕知道神是公義的神,不會將善人與惡人一同剿滅,他向神懇求:「假若那城裏有五十個義人,你還剿滅那地方嗎?不為城裏這五十個義人饒恕其中的人嗎?將義人與惡人同殺,將義人與惡人一樣看待,這斷不是你所行的。審判全地的主豈不行公義嗎?」(24〜25節)
耶 和華說,祂若在所多瑪城裏見有五十個義人,祂就為他們的緣故饒恕那地方的眾人。亞伯拉罕與神討價還價,由五十個義人,減到四十五個、四十個、三十個、二十 個,最後十個義人。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詩一Ο三8)祂一再寬容,最後祂說,為這十個義人的緣故,祂也不毀滅所多 瑪城。
羅得與妻子,他們兩個女兒、女婿(創十九14),家中的人,加起來還不到十人(其中兩個女婿以為羅得說的是「戲言」,他們的信仰也有問題)。羅得一家在所多瑪住了許久,竟連一個鄰居或朋友,都沒有帶領他們歸向神,十分悲哀。
亞伯拉罕能謙卑、誠懇、持續地代求,是因他對羅得一家及所多瑪城的人有憐憫的心。對神熱愛,對人憐憫,是傳福音的動力。
默想
1.你在這個社區住了多久?在這間公司待了多久?向多少人傳過福音?要愛人靈魂,為虧負過你的人祝福、禱告。
2.這地雖有成千上萬的「義人」,但仍有許許多多的靈魂尚未得救,要持續不停地、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弗六18)。
回應
天父爸爸,我願意為失喪的靈魂,持續禱告,懇求聖靈幫助我,不灰心、不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