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13:12
亞伯蘭住在迦南地,羅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漸漸挪移帳棚,直到所多瑪。
創世記13:13
所多瑪人在耶和華面前罪大惡極。
創世記13:14
羅得離別亞伯蘭以後,耶和華對亞伯蘭說: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
創世記13:15
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
創世記13:16
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才能數算你的後裔。
創世記13:17
你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
創世記13:18
亞伯蘭就搬了帳棚,來到希伯崙幔利的橡樹那裡居住,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關閉經文內容不同的選擇
寬宏大量的亞伯蘭不與羅得相爭,也不要他們的牧人彼此相爭,他把「選擇權」讓給羅得,羅得向左,他就向右;羅得向右,他就向左。
羅得選擇了約旦河的平原,他做了錯誤的選擇,因為他這個人出了問題:
一、羅得的驕傲
當亞伯蘭要羅得先選地時(8〜9節),羅得應當謙卑,讓長輩先選,但他毫不客氣地挑選了約旦河的平原。他的驕傲,帶出對神的不信靠,只靠自己眼目所見,沒有求問神,該住在哪裏。他選擇那地,是用世俗的眼光,認識那地「像埃及地」(10節)。
二、羅得的自私
羅得只顧自己,不管別人(11節);他應該想到他得到甚多的牛羊、財物,是因為他與亞伯蘭在一起,亞伯蘭蒙神賜福,他也跟著蒙福。
羅得的自私自利,讓他失去儆醒的心,他漸漸挪移帳棚,直到所多瑪(12節),而所多瑪在神眼中,是個罪大惡極的城市。
羅得遷居時,只遷移他的帳棚,並未築壇、求告耶和華的名;他不築壇(alta),後來連帳棚(tent)也沒有了。
《彼得後書》講到義人羅得常為惡人憂傷;羅得住在惡人中間,看見、聽見惡人不法的事,就心中傷痛(彼後二7〜8)。雖然羅得是得救了,乃像從火裏經過的一樣(林前三15),燒得焦頭爛額,光景可憐。
亞伯蘭卻有不同的選擇,羅得離神越來越遠,而亞伯蘭親近神、聽神的吩咐。羅得離開後,神要亞伯蘭從他所在之地向東西南北觀看,凡他所看見的一切地,神都要賜給他與他的後裔,直到永遠。他就搬了帳棚,來到希伯崙的橡樹那裏,在那裏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
亞伯蘭由所在的地舉目觀看,他所在之地是伯特利的山地,站在山坡上四處觀望,視野遼闊,全地都是他的。他謙讓,不與人爭,神就賜他更多。我們不與人爭(我們要抓,也只能抓到一小把),當神替我們爭時,祂傾福下來,甚至無處可容。
默想
1.羅得「漸漸挪移」帳棚,有時不好的意念、習慣或嗜好,開始並不嚴重,若不儆醒、不對付,後果不堪設想。
2.帳棚(tent)與築壇(alta),若要選擇一樣,寧願選擇「築壇」(聽神的話、親近神),而不是「帳棚」(物質、名利、地位、聲望……)。若在一個地方,不能「築壇」,那就不是我要停留、居住、觀光或工作的地方。(心中有築壇,隨時都敬拜。)
回應
天父爸爸,我喜愛你話語,早晨我必聽見你聲音,我一生都要儆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