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她為榮 ─劉媽媽和憶年的故事
我以她為榮 ─劉媽媽和憶年的故事 回生命故事列表

一位是擁有八個兒女的母親,另一位是四肢癱瘓的女兒,是什麼力量幫助她們兩人擁有平安喜樂的人生?

在師大分部的校園裡,憶年和媽媽就像一幅美麗感人的圖畫,憶年雖然坐在輪椅上,只能用嘴來敲鍵盤,但和媽媽卻是有說有笑,爽朗的笑聲,飄盪在林蔭大道中。這一對充滿默契的母女,一個整理頭髮的小動作,表達出母親的關愛,一個眼神一抺微笑,女兒也貼心的回應。

 

劉媽媽的辛苦

「憶年小時候經常生病,一發燒就要送醫院,進出醫院好像家常便飯。」劉媽媽回憶說:「兩歲時因感冒發燒併發腦脊髓炎,脊髓損傷神經受損,雙腿無法行走,雙手功能只剩下少部份可用。」這對有八個孩子的劉家,無疑是個很大的衝擊。

全家只靠著劉爸爸微薄的學校薪水,劉家人反而因此更加團結。全家擠在狹小的空間裡,卻讓出一間房間給憶年,也只有她那間房間有冷氣。而天性樂觀的劉媽媽好像也並沒有停下來抱怨和唉嘆。

「她的狀況比較特殊,每天照顧不能鬆懈,無論是插管、抽痰,家裡隨時都準備呼吸器、抽痰機、氣墊床⋯⋯。」雖然聽起來,這些過程沒有一樣輕鬆,但在劉媽媽的口裡,卻好像是稀鬆平常的事。

 

憶年的求學路

「我想要出去玩。」父親為了保護憶年不受到別人的取笑,大部份的時間都讓她待在家裡自學,看著別的小孩自由自在地跑跳玩耍,她卻幾乎只能待在家中。但那顆想飛的心,總於讓她說服父親去學校讀書。

因為四肢癱瘓,憶年只能用嘴巴咬筆或按鍵盤寫作業,讀起書來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心力。然而憶年總是不服輸,高中時考上北一女,造成媒體的一陣追逐。不過當時在課業的壓力下,每天只能睡一兩個小時。早上五點鐘就要起床,趕搭復康巴士去學校(母親每天都要提早為她預約訂位)。大學時考上國北教大,到現在師大的博士班,憶年的努力,終於為自己的人生爭取到開闊的天空。

 

為什麼是我

「對不起,我們沒有電梯。」餐廳的服務員說。 

有一次同學聚餐,到了現場才知道沒有任何無障礙設施可以協助她上樓,只好自己默默轉身回家。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有好幾次,看到同學興高采烈地安排郊遊,她心裡明白:「我不可能去的。」雖然瞭然於心,但心裡還是會難過。有時候甚至會向上帝抱怨:「為什麼他們都可以,我卻不行?」她也曾懷疑上帝,為什麼要讓她承受這種不公平的待遇?

有一個聖經故事說到,一個生來瞎眼的人,別人問耶穌,這個人生來瞎眼,是不是他父母犯罪,還是他自己犯了罪,才會受這樣的懲罰?但耶穌的回答是:「不是他,也不是他父母做錯什麼,是因為上帝要在他身上做奇妙的事。」

對憶年來說,這是一個關鍵的改變,她不再怨天尤人,也不會因為自己讓父母辛苦而難過,相信上帝讓她承受這一切,一定有祂的美意。她心裡豁然開朗,立下心志要好好努力。

 

不可能變為可能

「這不太可能吧!」聽著教授在台上鼓勵同學投稿論文到ROCLING 2015研討會。憶年心裡想:「這很難吔,怎麼可能會被選上呢?……而且發表地點是在新竹,會給媽媽添麻煩。」從來沒有離開過台北的憶年,心中也想著若是能得獎就可以去新竹;但若真的得獎,又要如何去?心中的猶豫讓憶年想退縮。好在那天她讀到聖經的一句話:「你當剛強壯膽!」

因為這句話,再加上媽媽的鼓勵,讓她重拾起信心,試著把論文投寄出去,沒想到竟然被大會選上,可以在研討會發表。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原本擔心沒有交通工具不可能成行,卻在眾人的協助之下,不但找到無障礙計程車,也找到可以借宿的地方,讓她當天可以順利地上台發表論文。

「媽媽,謝謝您。」這是劉憶年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讀書求學的過程,媽媽每天上學陪讀,一路陪伴在身旁,「沒有媽媽,就沒有我。」憶年的心好感恩。除了每天的生活照顧之外,最重要的是,母親的信仰與樂觀的態度,不但傳承給她,也幫助她克服心理、生理上的障礙,用喜樂的心來迎接每一天。

 

以兒女為榮

因為先生喜歡小孩,劉媽媽生了八個孩子,憶年是最小的一個,辛苦養育八位子女的劉媽媽,在她的臉上總是笑容滿面,就算她小女兒四肢癱瘓,需要每天辛苦照顧,她也不曾發出半句怨言。

劉媽媽笑著說:「除了憶年,我的每個孩子都很貼心,每天都會問候我。」言語之間,劉媽媽流露出充滿幸福的眼神。

「叮咚」手機的line亮起提醒。

「最近天氣稍涼,要記得保暖喔。」劉媽媽瞇著眼睛看手機,原來是女兒傳來貼心的問候。

再多言語上的教導鼓勵,再好的生活照顧,都比不上母親身教所帶來的影響,樂觀再加上凡事都交給神,劉媽媽用她積極的生活態度,不但養大了八個孩子,也讓憶年從身障者,培養了能力和知識,生命發出特別的光彩。